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2588" ["articleid"]=> string(7) "61051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50章" ["content"]=> string(3761) "
林卫东四人赶紧分工:刘春生把幻灯片按顺序排好,赵志强在左边桌子摆上玻璃管、小铜秤和喷壶,李明亮把秸秆粉碎模型放在沙盘旁,林卫东则拿着 “现场布置指南” 核对:“玻璃管分三组,每组六个,标上‘沙土’‘壤土’‘黏土’;铜秤旁边放砝码,喷壶里装半壶清水,方便演示配药比例。”
刚收拾完,门口就传来脚步声,东风公社的十二个技术员陆续来了。张婶裹着花棉袄,手里攥着个布本子,进门就笑:“俺特意把俺家那支新钢笔带来了,好记笔记。” 李大爷扛着个小马扎,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小伙:“这俩是俺们村的后生,脑子灵,让他们多学点子,开春好用在麦田里。”
等人到齐,林卫东走上前,手里拿着个土样盒:“今天先讲精准肥力检测,大家看这三个盒子,分别是沙地、壤土和黏土,不同的土,肥力检测方法不一样。” 他拿起一根玻璃管,往里面装了半管土,又倒了点检测液,“晃匀后静置十分钟,看液体颜色,浅黄是缺氮,深绿是氮足,咱们按颜色来定施肥量,比凭经验准多了。”
赵志强接过话头,拿起小铜秤:“配药也得称准,就说乐果乳油,防治蚜虫时,一斤水配两钱药,多了烧苗,少了不管用。” 他边说边用铜秤称出两钱乳油,倒进装着清水的喷壶里,“大家看,摇匀后是乳白色,这样喷在麦叶上,既管用又安全。”
系统提示:叮!完成肥力检测与配药演示,获得积分 30(当前积分 360)。解锁 “农技问答知识库”,含常见问题解答(如 “检测液结冰怎么办”“铜秤不准如何校准”)。林卫东赶紧把知识库要点写在黑板上,“要是检测液冻住了,就放炉边温一会儿,别直接煮;铜秤不准的话,用供销社卖的标准砝码调一调。”
课间休息时,张婶凑到沙盘旁,指着上面的播种间距:“林同志,俺家那亩沙地,播种时行距留一尺五行不行?” 林卫东蹲下来,用小木棍在沙盘上划出线条:“沙地保水差,行距留一尺二,株距三寸,这样麦苗长得密点,能挡住太阳晒,减少水分蒸发。” 他边说边在沙盘里埋上 “麦王” 种子,“你们看,种子埋两寸深,太深出芽慢,太浅容易被鸟啄。”
苏晓梅端着个搪瓷盆走进来,里面是热乎乎的红薯粥:“俺煮了点粥,大家喝点暖身子。” 她把粥分给众人,又递给林卫东一个油纸包:“里面是糖糕,你讲课费嗓子,吃块润润。” 林卫东咬了一口,甜香混着芝麻味,心里暖烘烘的。系统面板闪了闪:叮!获得乡村温情反馈,“互助积分”+15(当前积分 375)。解锁 “培训后勤清单”,含热饮、点心准备建议。
下午的试点复盘更热闹,赵铁柱带着众人去村东头的试点麦田。雪后的麦田盖着层薄雪,麦苗从雪缝里钻出来,绿油油的格外显眼。“大家看,这麦苗的分蘖数有四个,比普通麦田多一个,就是按林同志说的,播种后半个月浇了次蒙头水,之后每半个月测次土壤湿度。” 赵铁柱扒开雪层,露出下面湿润的土壤,“沙地能保这么久的水,以前想都不敢想。”
林卫东蹲下来,拔出一株麦苗,指着根部:“大家看,根系又粗又多,这是因为施了腐熟的秸秆肥,比化肥养地。” 他从包里拿出土壤湿度计,插进土里,“现在湿度是 25%,正好适合麦苗生长,低于 20% 就得浇水,高于 30% 要松土。”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