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2579" ["articleid"]=> string(7) "61051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6章" ["content"]=> string(3999) "
系统面板静静显示:宿主 “技术推广” 主线任务进度 60%(首轮培训完成),大学适应进度 85%。解锁 “公社培训联动机制”,可组织东风公社技术员赴其他公社交流学习。林卫东看着面板,想起向阳公社老吴说的 “明年要种‘麦王’”,突然觉得,四个公社的麦田,很快就要连成一片金灿灿的海洋了。
十月的风带着秋凉,林卫东背着装着 “麦王” 种植资料的帆布包,和舍友们站在红星公社农技站门口时,包里还多了两样东西 —— 赵志强熬夜修订的 “麦王壤土种植调整方案”(针对红星公社壤土特点,把播种密度从每亩 30 斤调至 28 斤),以及李明亮用硬纸板做的 “播种间距模型”(标着 15 厘米的株距线,方便现场演示)。
“林同志!可把你们盼来了!” 站长老郑早候在门口,手里攥着印泥盒,“俺们公社的公章昨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盖申请单,好给县种子站寄过去!” 他说着把红星公社的 “麦王” 种子申请单递过来,上面 “申请数量 50 斤” 的字迹格外醒目。
林卫东接过申请单,郑重地在 “项目联络员” 栏签上名,老郑立马拿起公章 “咚” 地盖下去,红印清晰地落在纸上:“俺这就让通讯员寄去县种子站,明年开春,俺们公社就能种‘麦王’了!” 李明亮凑过来,把表叔给的 “种子预留回执单” 模板递过去:“郑站长,寄完记得要回执,县种子站凭回执留种,别漏了。”
系统面板这时弹出提示:叮!红星公社 “麦王” 种子申请盖章完成,种子预留流程落地,获得积分 30(当前积分 185)。解锁 “种子春播准备清单”,含选种、晒种、浸种步骤,可提前发给公社。林卫东赶紧把清单抄在申请单副本上,递给老郑:“明年开春播种前,按这个清单准备,晒种要晒三天,浸种用温水泡两小时,能提高发芽率。”
红星公社的培训设在农技站的院子里,二十多个大队技术员围着摆着 “麦王” 种子的木桌,眼神里满是期待。林卫东先把 “麦王壤土种植调整方案” 发下去:“咱们红星公社是壤土,比东风公社的沙地保肥好,所以播种密度从每亩 30 斤调至 28 斤,避免苗太密争养分,俺们算过,这个密度下,‘麦王’的分蘖数能多 1-2 个,亩产还能再提 20 斤。”
他边说边打开李明亮做的播种模型,指着上面的株距线:“大家看,株距 15 厘米,行距 25 厘米,用这个间距播种,麦苗能充分晒太阳,还方便除草施肥。” 一个穿灰布衫的技术员举手:“林同志,播种后要不要盖地膜?俺们去年种玉米盖了地膜,出苗快。”
林卫东赶紧点头:“壤土保墒好,要是开春播种时气温低,能盖地膜,出苗后记得及时揭掉,不然会烧苗。俺们村去年有两块地盖地膜,出苗率比没盖的高 8%。” 系统面板闪了闪:叮!结合壤土特点解答播种疑问,获得积分 20(当前积分 205)。补充 “麦王春播地膜使用指南” 至方案,适配低温地区需求。
接下来是现场演示选种。林卫东从布包里掏出两捧 “麦王” 种子,一捧饱满圆润,一捧混着几粒瘦小的:“选种要挑颗粒饱满、没有虫眼的,像这样瘦小的,发芽率低,播下去白费力气。俺们村去年选种时,挑出了 3 斤次种,最后亩产比没选种的地块多了 50 斤。”
老郑赶紧让技术员们上手选种,院子里顿时响起挑拣种子的沙沙声。有个技术员挑出一把带虫眼的种子:“林同志,这种有虫眼的咋处理?扔了可惜。” 林卫东笑着说:“能留着喂鸡喂猪,别用来播种,不然虫眼会带病菌,传染给好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