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2550" ["articleid"]=> string(7) "61051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6章" ["content"]=> string(3769) "
“卫东,你这笔记记得比教科书还细!” 王建国端着搪瓷缸走过来,缸沿还沾着一圈米粥印,“俺昨晚跟俺爹写信,说你要在分享会上讲种麦子的事,俺爹让俺一定把你说的都记下来。” 他说着掏出皱巴巴的信纸,上面已经画满了歪歪扭扭的麦穗图案。
林卫东笑着把笔记本推过去:“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抄,重点都标红了。” 王建国赶紧掏出钢笔,笔尖在纸上沙沙响:“俺们村今年想试试你的方法,就是不知道磷肥够不够,你在分享会上能不能说说咋省肥还高产?”
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叮!检测到宿主筹备农技分享,触发 “知识传播” 任务,完成后可兑换 “土壤肥力简易检测手册”(需 150 积分),当前积分 230。林卫东心里一喜,这手册正好能寄给村里,帮赵铁柱他们测麦田肥力。
分享会定在下午的阶梯教室。林卫东提前半小时到,把麦穗标本摆进玻璃托盘,监测台账按日期排好,还特意把苏晓梅绣的麦田手帕压在讲台一角 —— 帕子上的麦芒绣得立体,远远看去像真的麦子在风里晃。
陆续有同学进来,刘春生和赵志强帮着搬黑板,李明亮则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标题:“黄土坡小麦高产实践分享”。“你可得跟他们说说,咱们用‘麦王’种子时咋选地块的。” 刘春生压低声音,“俺家那边的地有块沙坡地,总种不好麦子。”
两点整,辅导员推开门,身后跟着张教授。林卫东赶紧站直,张教授冲他点头:“别紧张,就把在地里跟乡亲们讲的话,跟同学们再讲一遍。”
林卫东走上讲台,指尖先碰到了手帕上的麦芒,心里突然踏实了。他拿起麦穗标本:“俺们黄土坡的地,大多是沙地,保水保肥差,去年种的老麦种,亩产才 500 斤。后来俺们换了‘麦王’种子,又在拔节期喷了抗倒伏药,补了磷肥……” 他边说边翻监测台账,“这是 3 月 15 号测的株高,喷药前平均 65 厘米,喷药后两周长到 80 厘米,还没倒伏。”
台下有人举手,是个穿碎花衬衫的女生:“林同学,抗倒伏药是自己配的吗?俺家在河南,麦子也总倒。” 林卫东赶紧点头:“是用公社农技站给的药粉,按 1:50 的比例兑水,在晴天上午喷,叶子上挂着小水珠就行,俺们村喷了 20 亩,就倒了半亩。”
系统面板闪了闪:叮!解答农技疑问,获得积分 30(当前积分 260)。检测到多名同学关注抗倒伏技术,解锁 “区域化抗倒伏方案库”,可按省份查询适配方法。林卫东悄悄记下,会后要把河南的方案抄给那个女生。
讲完麦田管理,他举起赵铁柱寄来的照片:“这是俺们村今年的麦垛,亩产 820 斤,比去年多了 320 斤,粮站给的是一级麦价,俺们村每家都多分了 20 斤口粮。” 台下响起掌声,王建国拍得最响,手都红了。
张教授在最后排提问:“林卫东,你在记录里提到沙地和平地的肥力差异,具体是怎么测的?” 林卫东赶紧拿出笔记本:“俺们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取同样重的土,加水搅成泥,沉淀后看沙粒和土粒的比例,沙地沙粒多,就多施有机肥;平地土粒多,就少施点,避免烧苗。”
“很好!” 张教授站起身,“理论要结合实际,你这方法虽然简单,但实用,比实验室的仪器测得还接地气。” 他转头对辅导员说,“下次专业导论课,让林卫东再来讲讲,给新生们打个样。”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