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2536" ["articleid"]=> string(7) "61051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2章" ["content"]=> string(3878) "

下午,赵铁柱带着两个后生去加固田边的稻草人,他踩着木梯,把麻绳一圈圈绕在稻草人身上,突然停住动作:“你们看,这稻草人怀里有个麻雀巢!” 他小心翼翼地把巢取下来,里面有三只没长毛的小麻雀,张着嘴唧唧叫。“别碰!” 林卫东赶紧跑过去,“先把巢移到旁边的槐树上,等小麻雀会飞了再让它们自己找地方。” 赵铁柱点点头,轻手轻脚地把巢挂在槐树枝上,还摘了片大叶子盖在上面:“免得太阳晒着它们。”

傍晚回村时,村民们都往林卫东家送东西。赵雅芝捧着个陶盆,里面装着刚烙好的芝麻饼,热气裹着香味飘出来:“俺特意加了红糖,你小时候就爱吃甜的。这饼放凉了也软,你在火车上掰着吃,就着咸菜正好。” 她又从布兜里掏出个布偶,巴掌大的布偶绣着株小麦,麦芒用金线勾了边,“这是俺照着村西头那株最壮的麦穗绣的,里面塞了薰衣草,能驱虫,还能保平安。”

林清月的笔记本比之前厚了不少,她翻开最后一页,里面夹着片晒干的麦穗标本,穗轴上系着根红绳,旁边写着:“197X 年 8 月 28 日,平地 3 号地采集,千粒重 76 克”。“俺把每个地块的麦穗都留了标本,你带去大学,要是老师讲小麦品种,你就能拿出来对比。” 她又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十几粒饱满的麦种:“这是俺挑的‘麦王’,每粒都比别的大一圈,你在实验室试试能不能种,要是长好了,明年咱们村就能种这个品种。”

村支书拄着拐杖,手里拿着个红布包,布包的边角磨得发亮。“这是村里凑的二十块钱,俺挨家挨户去收的,李大叔拿了五块,赵婶拿了三块,连村里的五保户王奶奶都掏了两块,说你是村里的骄傲。” 他打开布包,里面的钱有整有零,还有几枚带着体温的硬币,“你别嫌少,到了北京要是不够花,就给村里写信,俺们再给你寄。” 林卫东鼻子一酸,刚要推辞,赵铁柱就按住他的手:“你拿着!这是大伙的心意,等你放假回来教俺们种高产麦子,就算还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公社的拖拉机就 “突突” 地开到村口,车身是军绿色的,车斗里铺着层干草,防止行李磕碰。村民们都来了,男人们帮着搬行李,女人们围着林卫东叮嘱。苏晓梅把个布包塞给他:“这里面是俺给你缝的鞋垫,用的新棉花,你在火车上要是脚疼,就换上。还有这个 ——” 她掏出个粉色的塑料发卡,“俺看供销社还有一个,就给你买了,你要是在北京看到好看的,也给俺寄一个。”

拖拉机缓缓开动时,苏晓梅突然追了上来,手里举着块手帕,跑得头发都散了:“卫东哥!俺忘了给你这个!” 林卫东赶紧让司机停下车,接过手帕 —— 上面绣着片金黄的麦田,田埂上站着四个人影,一个背着帆布包(是他),一个蹲在地上记笔记(是苏晓梅),一个捧着书本(是林清月),一个扛着锄头(是赵铁柱)。“俺绣了三天,每天晚上都就着煤油灯绣,你想村里的时候,就看看它。” 苏晓梅的声音带着哭腔,眼圈红得像熟透的柿子。

林卫东攥着手帕,指腹蹭过绣得细密的麦芒,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俺会的!等麦子收割完,你们一定要给俺写信,告诉俺收了多少斤,晒了多少袋!” 拖拉机重新开动,他趴在车斗边往后望,村民们还站在村口挥手,赵雅芝用围裙擦着眼角,李大叔举着锄头晃了晃,苏晓梅还在追着车跑 —— 直到村影渐渐变小,被晨雾遮住。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