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562530" ["articleid"]=> string(7) "610518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9章" ["content"]=> string(3867) "
林卫东掏出系统面板,红色提示跳得显眼:沙地 2 号地土壤含水量 16%(灌浆期适宜值 20%-25%),需 4 小时内补水,否则麦粒易干瘪。建议采用 “小水慢灌” 方式,避免冲刷麦根。
“得赶紧浇水!” 林卫东刚起身,就见李大叔扛着木桶往这边跑,身后跟着七八个村民,赵铁柱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个大铁皮桶:“俺们听晓梅说地旱了,回家拿了家伙事!村西头的井里水足,俺们轮着挑,保准把地浇透!”
赵雅芝也拎着个瓦罐赶来,罐里装着刚晾好的绿豆汤:“天热,浇完水喝口汤解暑。俺还带了块粗布,你们擦汗用,别中暑了。” 林清月则拿着根木尺,沿着田垄量:“俺按系统说的,把地块分成六块,每人管一块,浇水的时候盯着点,别浇多了淹苗。”
村民们分工协作:男劳力挑水往桶里倒,女同志用瓢沿着麦垄慢浇,林卫东拿着土钻来回查:“这里再浇半瓢,土还没湿透!” 赵铁柱挑着水走得飞快,桶沿的水珠溅在裤脚也不在意:“俺年轻,多挑两趟没事!等浇完水,俺陪你去县城买票,俺表哥说了,肯定能帮你留着座!”
太阳偏西时,沙地 2 号地终于浇透了。林卫东蹲下来捏了把土,土团稳稳不散 —— 系统面板弹出绿色提示:叮!灌浆期补水完成,沙地 2 号地土壤含水量恢复至 23%,麦粒灌浆速度提升 15%。抽穗期管理进度 80%,奖励积分 200(应急协作额外奖励 100),当前积分 230。可兑换 “麦穗防垂护穗法”(需 200 积分)。
“兑换护穗法!” 林卫东点下确认,面板立刻显示:护穗法:用玉米秸秆捆成小束,插在麦穗密集处,支撑穗重防倒伏,每亩需秸秆 50 斤。他转头对李大叔说:“大叔,您家玉米秸秆还在吗?咱们明天插秸秆,免得麦穗压弯麦秆。” 李大叔拍着胸脯:“有!俺家存了一垛,明天俺拉来!”
回村的路上,赵铁柱拎着个布包追上林卫东:“俺把明天去县城的东西准备好了,这是俺娘烙的饼,路上吃。对了,俺表哥让带身份证和户籍证明,你可别忘带了。” 林卫东点点头,心里盘算着:明天买完票,还得去供销社买瓶钢笔水,笔记本也快用完了,再给苏晓梅带个发卡 —— 上次她看见供销社的塑料发卡,眼睛亮了好久。
晚上回家打包行李,赵雅芝捧着个陶罐进来:“俺把腌萝卜和酱黄瓜装好了,你带去大学,配馒头吃。还有这个 ——” 她掏出双新袜底,“俺连夜纳的,你在火车上要是袜子磨破了,能换上。” 林清月也敲门进来,手里拿着本薄笔记本:“俺把抽穗期最后的注意事项抄在里面了,要是你开学后俺们遇到问题,就按这个给你写信。还有,这是俺画的小麦灌浆期生长图,你带去大学,说不定能当学习资料。”
林卫东把腌菜罐放进竹篮,笔记本夹进书包,看着满包的东西 —— 赵雅芝的腌菜、林清月的笔记、李大叔的玉米秸秆(明天插完就带点样品去大学)、赵铁柱的饼,还有村民们凑的钱,心里暖得发颤。系统面板显示:宿主入学筹备进度 99%(剩余待办:购买火车票)。
第二天清晨,公社的拖拉机准时停在村口。村支书拄着拐杖来送:“卫东啊,到了大学好好读书,常给村里写信。这是公社给你开的推荐信,你要是在大学想搞农技实验,给老师看看,说不定能帮上忙。” 林卫东接过推荐信,上面盖着公社的红章,字迹工整:“林卫东同志实践能力强,熟悉小麦种植,望贵校予以支持。”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536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