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472457" ["articleid"]=> string(7) "608786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803) "

大厨房内气氛凝滞,只锅里冒着滚滚热气。

众人瑟瑟发抖。

太夫人没有大发脾气,只是淡淡吩咐:“拖出去打三十板子,撵出国公府去。”

管事的刘妈妈不停磕头:“太夫人您饶命,您给奴婢一次机会。奴婢狗胆包天,再也不敢了!”

大夫人宋氏似站不稳。

她进来后,太夫人与桓清棠都回头看了一眼她;趁着太夫人不注意,桓清棠冲大夫人宋氏微不可察摇摇头。

宋氏脸色发白。

“做善事的米,哪怕你用些陈米尚且可原谅,你居然用发了霉的烂米。

万一吃死了人,整个国公府都要问罪。轻则国公爷罚俸坐牢、重则褫爵抄家。

你要害死整个国公府?幸而国公夫人机敏,看出你的鬼把戏。你竟还有脸求情?拖下去吧。”太夫人说。

她说得很慢,语调始终不高。

可每个字都有重量,压在众人心头。

她讲清楚了这件事的危害,免得下人以为是“小事”,落下一个“太夫人苛刻薄情”的印象。

根据太夫人的讲述, 此事带来的严重后果,驱赶刘妈妈、顺便打她三十板子,已经是国公府极其宽容了。

同时,她又把程昭推出来。

有刘妈妈的亲信若心里不服气,记恨的也不是太夫人,而是告状的程昭。

上位者的威严、慈祥宽容,以及公正,太夫人一样都没有落下。

程昭站在旁边,微微垂首不出声。

有两个粗使婆子上前,堵住了刘妈妈的嘴,将她拖了下去。

太夫人处理完了,不搭理大夫人宋氏,而是对程昭说:“国公夫人做得很好,替咱们免了一桩大祸。

我要重赏你,回头从我的库房拿五十两金叶子给你,你过年时候赏人吧。”

程昭立马说:“多谢祖母。”

虽然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招一些人记恨,可也实实在在为她立威了。

年长者像太夫人,需要慈祥;年幼又是新媳妇如程昭,则需要威严。

至于“记恨”,其实这府里绝大多数的人哪怕记恨程昭,对程昭而言也无太大损失。

程昭不能既要名声,又要实权,除非太夫人愿意捧她。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时候,她选择后者。

“……新米已经换上了,祖母。”程昭对太夫人说,“锅也清洗干净了,有劳祖母亲自下米。”

太夫人想要说点什么,程昭又大声说:“库房我再三查过了,没有霉米。

您放心,咱们这样的人家,若不是有心使坏,是不会留霉米在库房的。就连库房的老鼠,都是养得肥肥的。”

太夫人忍不住一乐。

她一笑,旁边有人立马捧场,也跟着说了几句打趣的话。

这个人,是太夫人的心腹、总管事的妻妹。原本太夫人就是要她接管大厨房的,是大夫人宋氏不同意,派了刘妈妈来打擂台。

另有其他人也附和几句。

话里话外,刘妈妈从旁处弄来的毒米,要陷害整个国公府。

大夫人宋氏也妄图插几句话,却被程昭打断。她尴尬立在原地,恨不能撕碎了程昭。

新米下锅,太夫人等水开了之后,搅动了几下米粥,叮嘱程昭把粥熬得稠一些,不要太小气等,就离开了大厨房。

大夫人跟着走了,亲自送太夫人回寿安院,已经顾不上什么亲信刘妈妈了。

半上午,程昭一直在大厨房,李妈妈陪着她;她的丫鬟素月和秋白盯着后门处的粥棚。

排队领粥的人很多。

此事很快在国公府内宅传开了,到处都听说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119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