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278344" ["articleid"]=> string(7) "605333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2614) "蜂场采集的百花蜜,自然成熟,没有任何添加...”李小红三年前还是个腼腆的农家姑娘,如今已是平台金牌主播,月入过万。

她的直播间每天能卖出上千瓶蜂蜜,带动了周边五个村的养蜂业。

中午时分,崭新的春风实验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这座由陈启明捐建的学校,硬件设施甚至超过了许多城市学校:塑胶跑道、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一应俱全。

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再也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冬天要带着炭火盆上学。

校长是当年鼓励过陈启明的小学王老师,已经退休又被返聘回来。

“现在咱们村的孩子,不比城里娃差!”

王校长常常自豪地说。

下午四点,产业园的托儿所外排起了接孩子的家长。

这是陈启明特别要求的配套——让员工能安心工作,孩子得到妥善照顾。

很多双职工家庭因此受益。

夜幕降临,产业园灯火通明,但不再是过去那种苦哈哈的加班。

二十四小时食堂提供免费夜宵,健身房、篮球场、图书室都开放到很晚。

很多年轻人下班后并不急着回家,而是在园区内继续学习或锻炼。

春节前夕,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到了。

陈启明如往年一样,从平京总部赶来云泽产业园,亲自给员工拜早年、发红包。

今年是他创业第二十五年。

虽然已是知名企业家,但他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一个个车间、一个个工位地走,亲手将红包送到员工手中,说上一句“辛苦了,新年好”。

在数据中心,他拍拍张志刚的肩膀:“听说你去年拿了优秀员工,不错!

你爸妈身体还好吧?”

在客服中心,他认出了主播李小红:“我看过你的直播,很有感染力!

明年继续加油!”

在物流仓库,他和二牛紧紧拥抱:“牛总,今年又辛苦了!”

二牛憨笑着:“应该的,明哥。”

发完红包已是深夜十一点。

陈启明婉拒了高管们的陪同,独自一人走在产业园区的林荫道上。

远处,新农村社区的万家灯火温暖明亮;近处,产业园的办公楼依然有不少窗户亮着灯——那是年轻人在自愿加班学习,或者攻关项目。

寒风中,他裹紧大衣,却不觉得冷。

二十三年前离开时那个"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8504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