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278314"
  ["articleid"]=>
  string(7) "605333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622) "越野车——陈启明特意吩咐不要用太豪华的车,免得和乡亲们产生距离感。
村口早已人山人海。
二十三年前,村民们在这里送别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今天,他们迎接的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更是春风村走出去的儿子。
陈启明推开车门的那一刻,鞭炮声震耳欲聋。
他依然穿着朴素,只是那身深色大衣看起来质地精良。
最让人注意的是他脚上那双布鞋——母亲多年前亲手纳的千层底。
“大强回来了!”
 “启明!
还记得我吗?
我是你二婶啊!”
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涌上来,陈启明一一握手,准确叫出每个人的称呼:“二婶!”
“三叔公!”
“建国哥!”
老支书李德厚站在人群最前面,已经满头银发,但腰杆依然挺直。
陈启明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老人粗糙的双手:“德厚叔,我回来了。”
老人眼眶湿润,连连点头:“好,好,回来就好!”
村广场上临时搭起了主席台。
陈启明站在台上,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乡亲,仿佛又看到二十三年前那个手足无措的少年。
“乡亲们!”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二十三年前,我站在这里,接过大家凑的八百块钱和那筐鸡蛋。
那天我就发誓,若有出息,必当回报春风村!”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天,我是来兑现诺言的的。”
陈启明示意工作人员抬上几个大箱子,“第一份心意,给全村268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万元红包,过年买点好吃的!”
工作人员开始念名字发红包。
老人们颤巍巍地上台,接过厚厚的红包,有的激动得老泪纵横。
八十多岁的李老太太拉着陈启明的手:“大强啊,当年那五块钱没白给...”紧接着,陈启明宣布了第二个决定:“我在村小学读过书,知道咱们的条件差。
我决定全额捐建新的春风实验学校,包括图书馆、计算机室、运动场,让咱们村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最好的教育!”
场下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声,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们,激动地鼓掌。
最后,陈启明指着远处荒芜的山坡:“我还将投资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让咱们村的土地产出更大的价值!”
仪式结束后,陈启明婉拒了县领导的宴请,独自"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8504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