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186905"
["articleid"]=>
string(7) "603647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654) "案例。”
赵志远笑道,“栖霞法院那边也发来感谢函,说通过这次合作,建立了常态化的跨区域执行协作机制。”
陈海峰点点头,目光落在结案报告的最后一行:“被执行人陆晨已履行首期还款5万元,并签订和解协议。
案件终结执行,后续履行情况纳入法院监管。”
“你觉得,这算圆满吗?”
赵志远问。
“不算。”
陈海峰摇头,“圆满是十年前就执行到位。
我们花了十年,靠一个短视频线索,才把案子翻出来。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执行机制,还有漏洞。”
“可至少,李国强拿到钱了。”
“是。
但还有多少个‘李国强’,还在等?
还有多少个‘陆成明’,躲在暗处,享受着‘失信’带来的便利?”
赵志远沉默。
陈海峰站起身,走到窗前:“科技在进步,短视频能帮我们找到人,但法律的威慑力,不能靠‘偶然’。
我们要建立更智能的执行监控系统,让那些逃避执行的人,无处遁形。”
他转身,语气坚定:“这个案子,不是终点。
是起点。”
9月18日,网络舆论持续发酵。
《微泰州》《射阳市民》等地方自媒体纷纷转载此案,标题醒目:《十年旧案,一朝告破!
兴化法院跨市执行擒获“网红老赖”》 《从人间蒸发到抖音露脸:一场跨越十年的正义追击》 《父亲欠债儿子还?
法律不强制,但道德不允许》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也介入采访,制作专题节目《执行2025:十年之约》。
节目中,李国强面对镜头,声音平静:“我不是为了钱。
我是想告诉所有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你今天骗了人,十年后,也逃不掉。”
陆晨则拒绝出镜,只通过律师发表声明:“我尊重法院的判决,也愿意承担应尽的责任。
父亲的债务,我虽无法律义务,但作为儿子,我选择代为履行。
这不仅是为了平息纠纷,更是为了给我的孩子,树立一个关于‘诚信’的榜样。”
而执行法官陈海峰的一句话,被广泛传播:“法律不会因为时间而失效。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我们不是在追一个人,我们在守护一种信念。”
9月19日,清晨。
李国强打开店门,阳光洒进来。
他拿出那张判决书,轻轻撕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8165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