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027126" ["articleid"]=> string(7) "600599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70) "整日与书报花草为伴的老先生,在生活里竟藏着如此精明的算计,可那份算计,又全化作了对俭朴的坚守——退休金虽稳,他却从未挥霍一分,老教育工作者的清苦本色,刻在骨子里。

我考上中专那年,开学前几日住在外公家。

白日帮外婆做饭,闲时便溜去翻他的书柜。

柜中《论语》《史记》《鲁迅全集》……层层叠叠,我每抽一本,必先禀报外公。

他总推推老花镜,慢悠悠问:“这书你能看懂?”

我总逞强答:“看得懂的嘛!”

如今想来,少年哪懂深奥,只是贪恋书页的墨香罢了。

外公再三叮嘱:“别弄坏了,别丢了,看完放回原位。”

我才惊觉,那些书与他院中的兰花一样,皆是命根子。

可即便小心翼翼,我仍厚着脸皮读了一本又一本,在字句间偷尝知识的甜。

开学前夕,晚饭后我帮外婆洗碗。

她忽然低声说:“去客厅陪你外公坐坐,他给你准备了钱。”

我心头一喜,擦净手便坐了过去。

本以为外公会直接递钱,却见他正襟危坐,如讲台上授课般,缓缓开口:“进城读书,要守规矩,莫贪玩,莫攀比……”一字一句,如钉入木的教诲。

<那时的我,只知考上中专便捧稳了“铁饭碗”,哪懂他话里藏着的千钧叮嘱。

直到多年后,在尘世浮沉中才悟出,那些话,是他用一生粉笔灰凝成的箴言。

反复交待以后,外公才颤巍巍地掏出一张被汗水浸得微皱的百元钞票,郑重地按在我掌心:“考上中专哩,这是给你的奖赏。”

我双手接过,那纸币的触感像一片滚烫的枫叶,灼得掌心发烫。

这哪里只是钱?

分明是亲人用体温炙热的牵挂,是岁月沉淀的爱的重量。

那一年是1996年,一百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几乎抵得上财政供养人员整月的薪俸,而我攥紧的,是人生第一次收到亲戚给予的最厚重的肯定。

三年后中专毕业,恰逢国家分配政策的风向突变。

等待分配的日日夜夜,像被抽去骨架的枯叶,在焦灼中蜷缩、打卷。

我避开街天赶集的喧嚣,数次脚步匆匆地掠过外公家门槛,连饭食都来不及沾唇便逃也似的离开。

我刻意避开外公的目光,惧怕他关切询问工作的进展,更害怕他语"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607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