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7123"
["articleid"]=>
string(7) "600071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00) "个“相”,“晚”是“日”字旁下面一个“免”,“听”是“口”字旁加一个“斤”。
“雨”“相”“日”“免”“口”“斤”,组合起来?
“雨”和“日”组成“明”,“相”和“心”?
不对,没有“心”字。
“免”和“口”组成“勉”,“斤”和“木”组成“析”?
也不对。
我抱着《晚晴集》,坐在柳先生的书桌前,心里又急又乱。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天已经开始泛白,要是天亮前找不到线索,恐怕就没机会了。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不小心碰倒了桌子上的砚台,砚台里干硬的墨块掉了出来,露出下面压着的一张小纸片。
我连忙捡起来,纸片上是柳先生的笔迹,写着:“每句第三字,合为秘藏处。”
每句第三字!
我心里一阵狂喜,连忙翻到那三句诗:“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三字是“乌”;“春潮带雨晚来急”,第三字是“带”;“竹轩听雨眠”,第三字是“听”。
“乌”“带”“听”?
不对,这三个字连起来不通顺。
等等,会不会是每句诗在诗集中的页码,对应的第三个字?
我翻到第三十二页,这一页的第一句诗是“晨起望青山”,第三字是“望”;第四十七页的第一句是“秋风过园林”,第三字是“过”;第六十三页的第一句是“寒梅映窗棂”,第三字是“映”。
“望”“过”“映”,还是不对。
我又想起柳先生写的“秘注诗集”,难道秘注不是藏在某个地方,而是藏在《晚晴集》的诗句里?
我把三句关键诗所在的页码翻开,逐字逐句地读,希望能找到藏在诗句里的秘密。
第三十二页,除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还有一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第四十七页,除了“春潮带雨晚来急”,还有“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已经出现在李默的诗笺上了);第六十三页,除了“竹轩听雨眠”,还有“墨竹一株伴书案”。
“墨竹一株伴书案”!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墨竹轩里,是不是有一张柳先生当年用过的书案?
如果秘注藏在书案里呢?
我连忙站起来,吹灭灯笼,悄悄离开柳先生的书房,往墨竹轩跑去。
墨竹轩的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就开了。
里面落满了灰尘,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51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