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7122"
["articleid"]=>
string(7) "600071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656) "霜满天”“春潮带雨晚来急”“竹轩听雨眠”,一句一句地念,一遍又一遍。
突然,我想到了什么!
柳先生的诗,大多是七言,可这三句里,“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七字,“春潮带雨晚来急”是七字,“竹轩听雨眠”却是五字。
不对,这首关于墨竹轩的诗,完整的应该是“竹轩听雨眠,墨香绕指尖,秘注何处觅,诗页记心间”,四句都是五字。
那会不会是每句诗的某个字?
我试着把三句关键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月”“春”“竹”,不对。
最后一个字:“天”“急”“眠”,也不对。
我又想起诗笺上的墨竹印记是半枚,两张诗笺的印记能拼成一枚完整的。
那会不会页码也需要“拼”?
第三十二页的“3”和第四十七页的“7”,组成“37”?
不对。
第三十二页的“2”和第四十七页的“4”,组成“24”?
也不对。
就在我对着书页发呆的时候,灯笼的光晃了一下,照在“月落乌啼霜满天”那句诗的旁边。
我突然发现,这句诗的“霜”字,笔画比其他字粗了一点,像是用墨多描了一遍。
我连忙去看“春潮带雨晚来急”,“晚”字的笔画也比其他字粗。
再看“竹轩听雨眠”,“听”字的笔画同样粗了一圈!
我心里一震,连忙把这三个字找出来:“霜”“晚”“听”。
这三个字有什么联系?
我在纸上写下这三个字,反复看。
“霜”“晚”“听”,谐音?
“霜”通“双”,“晚”通“碗”,“听”通“厅”?
不对。
笔画数?
“霜”十七画,“晚”十一画,“听”七画,加起来三十七画,也不对。
我又翻回日记,看着柳先生写的“莫为我怨,莫为我仇”,心里突然一酸。
柳先生明明被冤屈,却还劝苏墨不要记仇,可苏墨现在,却用这样的方式“复仇”,若是柳先生泉下有知,定会难过吧。
等等!
“仇”?
“怨”?
苏墨当年答应柳先生不仇不怨,可现在却因为周衡、李默的父辈当年参与诬陷,就对他们下手,这是不是违背了柳先生的意愿?
那柳先生留下的秘注,会不会就是想阻止苏墨复仇?
我又看向那三个加粗的字:“霜”“晚”“听”。
如果把这三个字拆开呢?
“霜”是“雨”字头下面一"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51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