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7094"
["articleid"]=>
string(7) "600071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98) "不赞同,说他这是‘离经叛道’,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后来呢?”
我追问。
“后来,就有人诬陷柳先生私通外敌,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
张伯的声音有些哽咽,“柳先生性子倔,不肯低头,书院里的学生大多都相信他,其中有个叫苏墨的学生,是柳先生的闭门弟子,为了维护柳先生,到处奔走,可最后还是没用。
柳先生被革了山长之位,回了老家,没过半年就病逝了,苏墨也被逐出了书院,从此再也没了消息。”
“苏墨……”我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张伯,那您见过墨竹印记吗?
柳先生或者苏墨,有没有用过这样的印记?”
张伯想了想,点了点头:“见过!
柳先生最喜欢画竹,他有一方印章,上面刻的就是墨竹,苏墨也跟着柳先生学画竹,他的墨竹画得和柳先生很像。
不过,柳先生的印章是完整的墨竹,苏墨好像没有印章,只是在画完竹后,会在旁边画一枚小小的墨竹印记。”
我心里一震,难道诗笺上的墨竹印记,是苏墨留下的?
可苏墨已经被逐出书院三十年了,他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周衡和李默,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张伯,周衡和李默的父辈,您认识吗?”
我又问。
张伯想了想:“周衡的父亲,好像是当年诬陷柳先生的其中一位先生的学生,李默的父亲,我记不太清了,不过听说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当年似乎也帮着说过柳先生的坏话。”
我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难道苏墨是为了给柳清玄先生报仇,才对周衡和李默下手的?
可他为什么不直接伤害他们,而是让他们昏迷,还留下诗笺和墨竹印记呢?
离开张伯家时,他送我到门口,忽然拉住我的手,压低声音说:“赵轩,这事儿水太深,你一个学生,别太较真,小心引火烧身啊。”
我看着张伯担忧的眼神,点了点头,心里却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
我总觉得,柳先生的冤屈不能就这么被埋没,周衡和李默的昏迷也不能不明不白。
(4)从张伯那里回来后,我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
苏墨很可能还活着,而且一直关注着书院的动静。
这次周衡和李默参与“重评柳氏诗集”,或许在讨论中说了些对柳清玄先生不敬的话,触怒了"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51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