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7080"
["articleid"]=>
string(7) "600071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602) "导语:墨竹轩的窗棂总映着细碎阳光,案头的笔筒立了数十载,仿佛还凝着柳先生教少年画竹的墨香。
一场跨越三十年的冤屈,藏在《晚晴集》的秘注里,藏在苏墨执着追寻的脚步中,也藏在赵轩与友人翻阅旧卷时的叹息间。
当真相冲破尘埃,恩怨在理解中消解,这群读书人终于读懂:读书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选择,而是扛着正义与善意,让温暖与希望在时光里永远传承。
正文:(1)南宋淳熙三年,暮春。
白鹭洲书院的桃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像铺了一层碎雪。
我叫赵轩,是这书院里的一名普通学生,平日里最爱做的事,便是泡在藏书阁里读诗,或是对着窗前的竹影琢磨平仄。
这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提着书篮去上课,刚走到桃林旁,就听见一阵慌乱的呼喊。
“快来人啊!
周衡出事了!”
声音是杂役老刘叔喊的,他的声音里带着颤音,不像往常那般洪亮。
我心里一紧,加快脚步跑了过去。
桃林中央的那棵老桃树下,围了不少学生,大家都神色慌张地议论着。
我挤进去一看,只见周衡躺在地上,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嘴唇却泛着奇怪的青紫色。
他的右手紧紧攥着什么,指节都泛了白。
老刘叔已经让人去通知山长和医官了,此刻正蹲在一旁,不停地搓着手,嘴里念叨着:“好好的怎么就晕倒了呢?
昨天还看见他在桃林里背书呢。”
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看向周衡的手。
他攥得很紧,我费了点劲才帮他掰开。
那是一张泛黄的诗笺,边角有些磨损,上面用墨写着一句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
更奇怪的是,诗句末尾还画着半枚墨竹印记,竹节的纹路很细,像是用极细的狼毫笔勾勒出来的。
“这诗……不是柳清玄先生的诗吗?”
人群里有人小声说道。
我心里一动。
柳清玄先生是三十年前白鹭洲书院的山长,才华横溢,留下了不少诗集,只是后来不知为何,被人诬陷“离经叛道”,没过多久就抑郁而终了。
这些年,书院里很少有人再提起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周衡的诗笺上?
医官很快就来了,他给周衡把了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5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