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6256"
["articleid"]=>
string(7) "600059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86) "忽然停下脚步。
“你等一下。”
他把伞递给我让我拿着,然后快速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和笔,借着路灯微弱的光,垫在湿漉漉的栏杆上飞快地写着什么。
雨丝飘到他微低的脖颈和校服外套上,他也浑然不觉。
写完后,他撕下那页纸,折了一下,塞进我手里。
他的指尖有些凉,碰到我的掌心,带来一阵微小的颤栗。
“走了,明天见!”
他说完,转身就冲进了雨幕里,很快消失在茫茫雨雾中。
我愣在原地,直到他的身影完全看不见,才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已经被雨水洇湿了一点边缘的纸条。
上面是他清峻挺拔的字迹,写着一句即兴的小诗:“雨线缝补夜的缺口,我们是误入的鱼,沉默地游走。”
我的心脏在那一刻,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了,然后又温柔地松开。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暖流席卷了全身。
我站在宿舍楼下,对着那张纸条,反复看了很久很久。
雨水打湿了我的裙摆和鞋袜,我却一点也没觉得冷。
(2014年 11月7日 补充:阿珩,你知道吗?
那张纸条,我后来把它塑封了起来,至今还保存在我放珍贵手稿的桃木盒子里。
它是我贫瘠青春里,接收到的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堪称“情诗”的礼物。
尽管,它可能并不完全是那个意思。
但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2008年 4月18日 星期五 晴和楚珩成为朋友,是一件极其自然又无比珍贵的事情。
我们会在课间交换看书笔记,会在午休时躲在安静的天台分享各自写的片段。
他是极好的读者,也是极犀利的评论者。
我的文字里那些矫饰和虚浮,总能被他一眼看穿,然后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指出来。
而他偶尔写的一些评论和随笔,思想之深刻,文笔之老练,常常让我自愧弗如。
我从未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像一泓深潭,沉静之下,蕴藏着难以估量的能量和温度。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追寻”的当堂作文。
我文思如泉,几乎是一气呵成,写了一个关于女孩追逐一座遥远星穹的故事。
写完搁笔,心里还充斥着创作带来的激动和微微的疲惫。
坐在旁边的楚珩示意我把草稿纸给他看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5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