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4722" ["articleid"]=> string(7) "600040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60) "嘴脸,高兴地对我说:“好孩子,哥哥就是该让着弟弟!

真懂事!

不愧是我的好儿子!”

那晚父亲偷偷塞给我一颗水果糖,糖纸已经揉得发皱,想必在他口袋里揣了很久。

糖很甜,甜得发苦。

我们家的妹妹是抱养的,沉默得像墙角那口老缸。

她五岁就开始踮着脚灶台做饭,十岁时已经能扛起半袋粮食。

母亲常说:“要不是捡到这丫头,咱家活儿谁干?

女儿就是拿来用的!”

以前我没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可随着我读书日渐长大,我不明白,母亲自己不也是女儿,是女人本身吗?

妹妹从不顶嘴,只是低头搓衣、做饭、喂猪,像只不知疲倦的陀螺。

三、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十二岁那个夏天。

同桌大国兴奋地告诉我,县城药材铺在收蝉蜕,五分钱一个。

“真的?”

我眼睛亮了,随即又暗下来,“县城要走三十里路。”

大国笑了:“怕什么?

咱们天亮就出发!”

夏天的农村,蝉鸣震耳欲聋。

天还没亮,我就拎着竹竿和面糊出门粘知了。

那个暑假,我和大国走了无数个三十里。

知了壳在布袋里哗啦作响,像梦想碰撞的声音。

弟弟比我就小一岁,可他总睡到日上三竿,然后才被父亲从被窝里揪起来,骂骂咧咧地干点儿活应付一下就跑出去玩。

“我带弟弟一起去捡知了吧,能多挣点儿钱?”

我曾和母亲提起这个事情,因为我看弟弟每天无所事事,而自己捡完知了回来还得干活心理有些不舒服!

母亲正在灶前熬粥,头也不回:“他笨手笨脚的,能干什么?

你是大哥,得多担待。

多干点儿啊!”

有一次遇上山洪暴发,我差点被冲走,是抱着一棵老槐树才捡回条命。

回到家,母亲看着浑身湿透的我,第一句话是:“今天挣了多少钱?”

弟弟躺在床上吃炒黄豆,咯嘣咯嘣的声音格外刺耳。

父亲夺过母亲手里的五毛钱摔在地上:“你要钱不要命了?”

母亲弯腰捡钱,小声嘀咕:“他不是没事吗...”父亲大怒,“出事了哭都来不及...”可父亲的话在我们家没啥大用,第二天弟弟还在床上酣睡,母亲便又早早地催着我出门。

父亲不一样。

他沉默寡言,但眼睛里有一杆秤。

有个傍晚,我卖完知了壳回"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45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