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3664" ["articleid"]=> string(7) "600028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98) "务记录、医疗记录、家庭信息。

所有的数据都在描绘同一个事实:他的人生,在某个节点之后,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精准地拨正了航道,然后一路开挂,直冲云霄,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健康得令人发指,近十五年全家人几乎没有大病记录,连意外磕碰都少得可怜。

顺利得令人嫉妒,每一次投资决策都精准命中风口,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恰到好处。

完美。

又是这个词。

但这一次,我透过这完美的表象,看到的是一个被无形刻度严格框定的人生。

每一步,都在计划内;每一分幸福,都像被量杯精确测量过。

那么,“配额”,是不是就是指这个被量化的、他的人生总值?

他是因为预感到“配额”快用完了,所以才慌吗?

小刘那边对“配额已满”的溯源有了初步结果:打印纸和打印机都是林深自用的,那四个字是在他死亡前两小时左右打印的。

没有搜索记录,没有相关文档。

这个词像是凭空从他脑子里蹦出来的。

不,不是凭空。

我猛地想起王薇的话,打开电脑,在内部系统里输入了“能量守恒”、“幸福量化”、“人生配额”这几个关键词。

系统嗡嗡响了几声,跳出几条无关信息。

我耐着性子往下翻,直到一个边缘学术论坛的帖子跳进视线。

发帖人是个叫“普罗米修斯”的 ID,帖子主题是:《论幸福能量的量子化测量与跨时空转移可行性》。

内容疯疯癫癫,充斥着各种半通不通的物理学术语和哲学臆想。

底下全是嘲讽和骂声。

但在密密麻麻的鬼画符里,我一眼抓住了几个关键词:“预支”、“契约”、“均衡”、“代价”。

以及帖子末尾一句被众人奚落的话:“凡收益必有代价,宇宙法则之下,众生配额皆定。”

我的鼠标停在那句话上,心脏猛地一跳。

“小刘!”

我扭头喊,“给我查这个普罗米修斯!

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

我感觉,我好像快要触碰到林深那完美壳子上的第一道细微裂缝了。

3 疯子与哲学家“普罗米修斯”的线下身份很快锁定了。

吴国华,六十二岁,曾是南方某 985 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二十多年前因研究方向过于“荒诞”被边缘化,后离职,据说一直在搞"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41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