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81450"
["articleid"]=>
string(7) "599972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66) "走!
将真相带出去!
告知儒家、道家、所有百家!
告知齐王!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巨子!”
<“走!”
腹䵍怒吼,转身拔剑,黝黑的剑身映照着逼近的火光,“墨家,非攻,亦赴义!”
剑光起处,机关触发的锐响划破夜空。
陈良最后回头一眼,看到的是腹䵍决绝扑向重重黑影的背影,以及更远处,高台上监察者那毫无波澜的、冰冷如同绝对黑体本身的双眸。
他咬碎牙关,含着泪,转身没入黑暗的甬道。
怀中,紧揣着那片带有小篆痕迹的金属碎片和一块沾染了黑色斑点的银片。
身后,金铁交鸣与惨叫声瞬间爆发,又很快被一种奇异的、吞噬声音的嗡鸣所覆盖,归于死寂。
那死寂,比任何厮杀声都令人恐惧。
仿佛预示着,那片“绝对黑体”,正在降临。
陈良在黑暗的甬道中跌跌撞撞,身后吞噬一切的死寂比任何追兵的呐喊更令人窒息。
他肺叶灼痛,每一次吸气都带着泥土和血腥的冰冷味道。
腹䵍巨子最后扑向火光的背影,如同烙铁印在他的视网膜上。
墨者赴义,非为攻杀,而为阻遏,为换取一线微光。
他不能辜负。
甬道并非直通城外,而是墨家为应对学宫变故挖掘的复杂网络,出口隐秘分散。
陈良凭借过去与墨家弟子交流农事时偶然得知的零星信息,勉强辨认方向。
他必须尽快找到出口,赶在监察者和秦人彻底封锁现场、编织好谎言之前,将真相碎片带出去。
身后的死寂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一种低沉、规律的嗡鸣取代,像是无数金属蜂群在集结、搜索。
监察者的手段远超想象。
终于,前方隐约透来一丝微弱的天光,混合着污水和腐草的气息。
出口是临淄城纵横交错的下水道系统的一个僻静排口,隐藏在淇水畔茂密的芦苇丛中。
陈良奋力钻出,浑身污泥,狼狈不堪。
他警惕地伏在芦苇中,倾听四周。
城西北方向火光冲天,人声鼎沸,显然骚动已惊动了整个临淄。
但奇怪的是,并无大规模兵马全城搜捕的迹象,只有一种诡异的、压抑的紧张气氛在夜色中弥漫。
他必须找到信得过的人。
儒家?
道家?
法家?
诸子百家此刻皆可能被那“文明存续”的大义名分所惑,或被未来的恐"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534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