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33393"
["articleid"]=>
string(7) "599120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524) "第10节 第一次主动提问讲到“轴承”,陈小满问:“大家平时转笔、开门,有没有注意过‘减少摩擦’的小设计?”
这次,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老师,我家洗衣机滚筒好像有轴承,转起来很顺!”
第11节 制作教学模型为了讲清“凸轮机构”,陈小满网购了简易材料,在家用纸板、木棍做出能活动的凸轮模型,手指一动,“推杆”就跟着上下动,她兴奋地拍了视频,准备上课用。
第12节 模型带来的惊喜课堂上,陈小满演示凸轮模型,原本昏昏欲睡的学生都凑了过来。
“原来凸轮是这么让零件动的!”
有学生拿出手机拍照,陈小满趁机提问:“如果改变凸轮形状,推杆会怎么动?”
第13节 遭遇“硬骨头”学生班里的张磊是出了名的“挂科常客”,上课总趴着睡觉。
陈小满特意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你玩过乐高吗?
机械原理和拼乐高很像哦。”
张磊抬头瞥了她一眼,没说话,但坐直了些。
第14节 课后“加餐”陈小满发现张磊对机械动手感兴趣,课后找他:“我这里有个没拼好的机械小车模型,要不要试试?
拼好能懂‘齿轮传动’。”
张磊犹豫了一下,接过了模型。
第15节 小组闯关计划陈小满借鉴小学“小组合作”模式,设计“机械小闯关”——让学生分组,用纸板、瓶盖等材料,做出能完成“升降”“搬运”的简易机械装置,一周后展示。
第16节 分组时的小摩擦分组时,有学生不愿意和张磊一组,觉得他“会拖后腿”。
陈小满调解:“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张磊动手能力强,说不定能帮大家做模型呢?”
最终张磊加入了一个小组。
第17节 课下的讨论声课间,原本各玩各的学生,开始凑在一起讨论“怎么设计装置”。
陈小满路过教室,听到有人说:“用矿泉水瓶做支架怎么样?”
她偷偷笑了,觉得自己的办法有了效果。
第18节 张磊的小进步张磊真的在小组里发挥了作用,他用美工刀把纸板裁得整整齐齐,还提出“用橡皮筋当传动带”。
小组成员对他刮目相看,主动和他讨论下一步方案。
第19节 闯关展示课展示课上,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装置。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402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