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11062" ["articleid"]=> string(7) "598636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620) "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头发剪短了,看起来乖巧又无辜。

他坐在被告席上,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时不时用手擦一下眼睛,完美地扮演着一个受了委屈和惊吓的“病人”。

真是个好演员。

庭审开始。

赵家的律师果然抓着我方证据的“合法性”问题不放,声称匿名录音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并坚称赵宇有权威机构出具的精神病史,我方的所有指控都是“臆测”和“诽谤”。

轮到我方陈述。

我的律师有条不紊地呈上了所有证据链——林欣的伤情报告、心理创伤评估,以及赵宇从小到大的霸凌“前科”。

最关键的一环,是小学受害者的母亲,她鼓起了巨大的勇气,亲自出庭作证。

当她颤抖着声音,讲述当年她儿子是如何被推下楼梯,如何在病床上被赵宇嘲笑为“瘸子”,而他们一家又是如何被赵家威胁、被迫背井离乡时,整个法庭一片哗然。

旁听席上,甚至传来了压抑不住的怒骂声。

我看到赵建国和张兰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我则在律师发言的间隙,用手机飞快地编辑着微博。

我将庭审的焦点——“赵家拒绝独立精神鉴定”——实时发布了出去。

庭审现场直击:赵家律师以“保护病人隐私”为由,坚决反对进行第三方独立精神鉴定!

他们在怕什么?

这条微博,像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网络。

#精神病保护伞到底在保护谁# 的话题,在短短半小时内,冲上了热搜第一。

法庭内外的压力,像两座大山,狠狠压向了审判席。

休庭合议后,法官再次敲响了法槌。

“经合议庭评议,现决定:同意原告方申请,被告赵宇,须在十日内,前往由本院指定的省级司法鉴定中心,接受精神状况的独立鉴定。

鉴定结果,将作为本案及相关刑事案件的重要依据。”

判决宣布的那一刻。

我看到赵建国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血色尽失。

张兰则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身体摇摇欲坠。

而那个一直在“演戏”的赵宇,他抬起头,怨毒地瞪着我。

那眼神,再也没有了伪装的无辜和脆弱。

那是一个恶魔,在面具被撕开前,最后的疯狂。

我迎着他的目光,冷冷地笑了。

你的保护伞,正在一点点被腐蚀。

你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320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