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05723" ["articleid"]=> string(7) "598552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91) "欧极光竟共舞于同一纬度。

苏织锦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她用流利的英语缓缓说道:“这不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一份提案:人类文明的韧性,不在于谁更坚硬,而在于谁更能‘互锁共生’。”

全场静默了数秒,仿佛在消化这句极具哲理的话。

随即,雷鸣般的掌声毫无征兆地爆发,经久不息。

掌声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德国老人站了起来,他是结构工程学的泰斗卡尔·温特。

“苏小姐,令人震撼的艺术和哲学。”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审慎的质疑,“但你能证明,这种古老的‘互锁’结构,能适用于要求绝对精度的现代工程吗?”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

苏织锦却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怀中取出一片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黑色薄片,它在灯光下反射出奇异的复合光泽。

“这是用宋代‘三叠韧丝法’加固的碳纤维基底,”她将薄片举起,“它已经在零下八十度至高温一百五十度的循环测试中,三千次无裂纹。

而现在,它就贴在各位座椅的承重支架内侧。”

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椅子,仿佛那冰冷的金属支架突然变得滚烫。

原来在他们踏入会场之前,这位来自东方的女子,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对现代工业的终极测试。

当晚,苏织锦在酒店房间整理资料。

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未保存号码的短信跳了出来:“我想见你。

陆知衡。”

盯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她面无表情,良久,指尖轻轻一滑,按下了删除键。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砚舟的视频请求弹了出来。

画面中,是国内某高校的学生,他们竟自发组织了一场“寻找苏家密室”的行动,在苏家老宅的废墟之下,挖地三米,真的发现了一道尘封的石门。

门后,是半架残破的宋代提花缂丝机,和一册被岁月侵蚀的《天工经纬录》残卷。

视频镜头拉近,扉页上那行用朱砂写就的字迹,穿越千年依旧灼灼其华:“传于有心人,非于有权者。”

苏织锦的指尖隔着冰冷的屏幕,轻轻抚过那台织机的轮廓,眼底终于泛起一丝微光。

她关掉视频,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飞快地绘制一种全新的复合结构草图。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308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