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904234" ["articleid"]=> string(7) "598538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80) "7西格玛,持续衰减。

初步诊断:高强度情感信息污染接触后应激反应。

建议:一级净化,72小时观察,心理稳定性重评估。

**3.7西格玛。

一个需要关注的偏差值,但并非不可控。

系统给出了最优处理方案。

我调用权限,调取了坑洞作业的全部记录视频。

多角度镜头下,我看到一个身穿白色防护服的身影——我——以那种绝对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步伐走向污染源,手指抬起,落下。

动作甚至称不上流畅,更像一种生硬的、被牵引的提线木偶。

围观者的静止被放大,他们的沉默透过屏幕压来,比任何惊呼更令人不适。

分析员的0.1偏差疑问:“首席?”

被音频软件捕捉,放大。

是的,那里面有一丝极微弱的、近乎人类的好奇。

污染已在扩散,即便微弱。

我的指令随后响起,冰冷,斩钉截铁,有效中止了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处理得当。

我关闭视频,调出那架钢琴的材料分析报告。

碳化木质、合金琴弦、象牙与乌木键片…数据枯燥。

它是一件物品,一个旧时代的遗骸,仅此而已。

为什么?

那个问题,像扫描仪无法捕捉的幽灵,再次浮现。

我凝视着报告上“斯坦威”这个商标名称。

数据库关联信息极少,且大部分被加密,标记为“非必要认知信息”。

权限足够,但我从未试图解锁。

理性告诉我,那是对重建无用的噪音。

但现在,3.7西格玛的异常波动,让我手指悬停在权限确认界面上。

理性计算:了解污染源,有助于更好的防御和清除。

动机合理。

我解锁了信息库。

海量的、被尘封的数据汹涌而来。

图片,文字,音频文件…另一个世界。

音乐厅,灯光,台下模糊而狂热的面孔,台上演奏者闭眼倾注的姿态…交响乐,摇滚乐,爵士…复杂的符号谱系,被称为“乐谱”的东西…还有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

我的目光扫过那些音符,它们像陌生的密码。

但我的手指,在腿侧极轻微地抽搐了一下。

一种…共鸣?

不,是生理性的错误链接。

某些视觉信号错误激活了运动神经记忆区。

一定是这样。

我快速浏览着关于这首曲子的分析:创作于1798年,C小调,表达了"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306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