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97484"
["articleid"]=>
string(7) "5984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2696) "除了“意外”的可能性。
法医在检查过阳台的玻璃护栏残骸后,发现断口非常蹊跷,不像是一次性的外力撞击,更像是在某种长期、持续的“疲劳”下导致的结构性崩溃。
这个发现,让案子立刻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但,也仅限于此了。
他们找不到任何外力破坏的痕迹,更找不到那种能让钢化玻璃“疲劳”的“凶器”。
次声波?
那是只存在于理论和实验室里的东西,没有任何一个刑警,会把调查方向,对准如此天方夜谭的可能性。
于是,调查陷入了僵局。
直到,高翔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是别墅区的保安,提供了第一条线索。
他报告说,案发当晚,听到了剧烈的争吵声和砸门声,也看到了那辆极其显眼的红色保时捷。
陈珂立刻调取了高翔的行车记录仪。
那段视频,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视频清晰地记录了,高翔在深夜十二点,出现在了死者家门口,并且情绪激动,言语中充满了对死者的“威胁”和“怨恨”。
动机,有了。
作案时间,有了。
虽然没有直接的作案证据,但在悬案中,这就已经是最关键的突破了。
高翔被传唤了。
在审讯室里,他面对陈珂的盘问,暴躁、偏执的性格暴露无遗。
他承认自己当晚去找过孟棠,但坚决否认自己杀了她。
他说他是被一段录音激怒的。
警察让他交出那段录音,他却发现,那条彩信,连同那个号码,都已经从他的手机里,诡异地消失了。
是我做的。
我利用高翔的信任,曾经在他的手机上,安装过一个微型的远程控制软件。
为的,就是这一刻。
高翔百口莫辩。
他的辩解,在警察听来,就像是一个为了脱罪而编造的、漏洞百出的谎言。
“录音?
什么录音?
谁发给你的?
为什么会自己消失?”
陈珂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重锤,敲在高翔的心理防线上。
最终,在高强度的审讯和“证据”面前,高翔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他开始胡言乱语,甚至承认自己当时确实有想过要杀了孟棠。
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承认是自己推下去的,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在警方看来,这已经是事实上的“认罪”。
作为“受害者”的“朋友”和“同事”,我也被叫去录了口供。
在审讯室"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299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