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96369" ["articleid"]=> string(7) "59845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3907) "

擢升将作监少监的敕旨,如同在已渐平息(表面)的湖面再次投下巨石。从六品上的监丞至从五品上的少监,看似只升一阶,实则天差地别。少监已是将作监名副其实的副贰官,地位仅次于将作大监,有权参与监内核心决策,分管范围更广,真正步入了中级官员的行列。

更重要的是,皇帝亲口赋予他“总理军器改良事宜”之权,并令工部、兵部配合,这几乎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可以在军工领域大刀阔斧地行事。

消息传回将作监,那些原本还在暗中观望、甚至幸灾乐祸的胥吏旧党,顿时如遭雷击,面如土色。而拥护沈澜的工匠们则欢欣鼓舞,“神工丞”之名喊得越发响亮。

沈澜雷厉风行,上任第一把火便烧向了人事。他以“精诚任事,技艺超群”为由,破格提拔了数名在推行新规和器械改进中表现突出的底层工匠担任重要工坊的管事,其中便包括那位最早获得双倍赏钱的老匠人。同时,以“怠惰政务,账目不清”为名,将那几个上蹿下跳、阳奉阴违的旧党头目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将作监,甚至将其中涉嫌贪墨严重的两人直接移送法曹。

一番清洗,快刀斩乱麻,将作监上下彻底为之肃然,再无杂音。沈澜的权威,至此真正树立。

随后,他并未沉浸于权位,而是立刻投身于皇帝最关心的军器改良之中。他拥有终南秘境中获得的超前机关术知识,结合大唐现有的工艺水平,稍加改良,便能产生跨越时代的效果。

他改进了炼钢炉,采用全新的鼓风与淬火技术,炼出的“百炼钢”质量更上一层楼,且效率大增;他设计了标准化、模块化的零件生产流程,使得弩机、甲叶等部件的更换维修变得极为简便;他更是依据那“神臂弩”和“明光铠”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设计出了射程更远、精度更高、上弦更省力的“元戎弩”,以及更轻便、防御面积更大、关键部位加强的“山文甲”。

样品一出,立刻震动了兵部和十六卫的大将军们。测试场上,元戎弩轻易穿透百步外的铁甲,山文甲则能有效抵御制式弓弩的射击,而重量却大大减轻。这意味着大唐军队的远程打击能力和士兵的战场生存率、机动性将得到质的提升!

兵部尚书亲自来到将作监,看着那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产出的精良部件和正在组装的崭新军械,激动得胡须直抖,连称:“国之利器!国之利器啊!沈少监真乃天赐我大唐的匠神!”

皇帝李世民得知进展,龙心大悦,再次厚赏沈澜,并下令全力生产,优先装备北衙禁军及边军精锐。

沈澜并未居功自傲,他深知这一切的基础是终南秘境的遗泽。他利用职务之便,以研究古法改进工艺为名,调阅了工部及将作监收藏的所有前朝乃至更早时期的机关、冶铸、舆地图册,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天工秘藏”和那种神秘文字的线索。

同时,他通过苏振明组建的暗线和李芷云留下的部分渠道,加紧调查韦家及其背后的“影卫”,并暗中寻找慕容嫣的踪迹。这个神秘妖女知晓甚多,其立场目的却始终模糊,是敌是友,难以断定。

然而,韦家经此一挫,虽明面上暂时沉寂,暗地里的动作却更加隐秘和狠辣。市面上关于沈澜“恃才傲物”、“结交江湖术士”、“其改良之术乃得自邪魔外道”的流言悄然传播。甚至有一次,沈澜从工部回府途中,竟遭遇了数名身手极高、配合默契的杀手伏击,其手段狠戾,远非寻常死士,更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中好手或秘密机构成员。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298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