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96287" ["articleid"]=> string(7) "598458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0章" ["content"]=> string(3844) "
小八的帆布包里,五行法器裹着防火油布,酱肉干的卤香混着红糖的甜,还有王师傅胶鞋的橡胶味,都是家的味道,浓得化不开。
他掏出手机,给卓玛阿婆发了条消息:“阿婆,我们快到苏门答腊了,寻煞蛊已经收到,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卓玛阿婆很快回复,还附带了个蛊虫的表情包:“好孩子,寻煞蛊遇血藤会变红色,跟着红光找祭坛,遇到危险就摇镇魂铃,血藤怕铃声。”
艳秋翻开奶奶的旅行笔记,在“苏门答腊雨林”那一页写下:“赴坤甸雨林,阻阴傀社残党激活血藤煞,守护古祭坛。携五行罗盘、寻煞蛊、防火符及驱煞水,当地研究会阿明接应。李婶、王师傅及巷中邻居送行,备酱肉干、草药包、红糖,暖意十足。”
她把笔记递给小八看,指尖划过字迹,“回来我们把这些经历整理成书,加些照片,比如西沙的珊瑚、舟山的螃蟹,让更多人知道爷爷和奶奶的故事,知道守护阴阳的意义。”
小八点点头,把笔记收进帆布包,“好,书名就叫《伏英与玄清:雨林与海的守护》,纪念我们走过的路,也纪念所有帮过我们的人。”
飞机降落在棉兰机场时,风裹着雨林的腐叶香。
不是上海的酱菜香,也不是西沙的椰香,是混着潮湿水汽、藤本植物汁液的浓,扑在脸上,像刚拧干的湿毛巾,闷得人有点喘不过气。
阿明举着“玄清研究会”的纸牌在出口等,他穿件花衬衫,裤脚卷到膝盖,胶鞋上沾着新鲜的泥,“小八、艳秋吧?我是阿明,老周叔让我来接你们,雨林里的血藤昨晚又长了不少,我们得赶紧走!”
小八摸出寻煞蛊的竹筒,打开盖子,绿色的蛊虫爬出来,翅膀突然变成淡红色——是感应到血藤的阴气,“离祭坛不远了?”
阿明点头,往机场外指,远处的雨林像片绿色的海,“坤甸雨林就在前面,昨晚有村民看到三个黑衣人进去,他们肯定在找祭坛,我们得赶在他们激活血藤煞前到!”
往雨林走的路上,阿明边走边说,手里还拿着把砍刀,“雨林里的瘴气重,等会儿过了河就得戴上防毒面罩,血藤会缠人,只要靠近就会往身上绕,别被它碰到,缠上就会渗血,很难弄掉。”
艳秋把清灵玉握在手里,白光泛着淡暖,“奶奶的笔记里写,血藤怕镇魂铃的声音,等会儿遇到血藤就摇铃,再洒点驱煞水,应该能挡住。”
小八的五行罗盘突然亮起来,五色光对着雨林深处射去,盘面的指针转得更快了,“祭坛就在前面!阴傀社的人肯定已经到了,罗盘的反应越来越强!”
远处的雨林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声,是血藤晃动的响,阿明的脸色变了,加快脚步,“快!他们在动血藤!再晚就来不及了!”
风从雨林深处吹过来,带着血藤的腥气,却没让小八觉得怕。
他知道,坤甸雨林的古祭坛有新的挑战——缠人的血藤煞、阴傀社的残党、致命的瘴气,但只要身边有艳秋,有手里的五行法器,有阿明的引路,还有远方李婶、王师傅、卓玛阿婆的牵挂,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封不住的缝隙。
就像奶奶笔记里写的:“守护的路不管多远,有烟火记挂,有彼此陪伴,就永远走得下去,永远不会孤单。”
三人朝着雨林深处走去,寻煞蛊的红光在前面引路,五行罗盘的光泛着暖,像爷爷和奶奶的目光,温柔地落在他们身上,陪着他们继续走下去,走向下一个需要守护的地方。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298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