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90757" ["articleid"]=> string(7) "598389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708) "
赖子的脚步声还没消失在巷尾,沈凝霜刚松了口气,就见对面院墙后转出个身影。是住在隔壁巷子的林嫂子,手里挎着个竹篮,显然是刚从菜市回来。
“沈姑娘,你没事吧?”林嫂子快步走过来,篮子里的青菜还带着露水,“我刚在墙后听见动静,那赖子没对你做啥吧?”
沈凝霜摇摇头,把袖管里的布绳悄悄收起来:“没事,就是拦了我一下,还好有王大爷在。”
“这赖子越发没规矩了!”林嫂子皱着眉,往赖子跑走的方向啐了一口,“前几日还偷了李家的鸡,现在竟敢拦人了!”她放下篮子,从里面拿出两个还带着泥土的萝卜,“这是我自家种的,你拿着,晚上炖个汤喝,压压惊。”
沈凝霜连忙摆手:“嫂子不用……”
“拿着吧。”林嫂子不由分说地塞进她手里,萝卜带着微凉的潮气,“你一个姑娘家独居不容易,往后再撞见他,就喊我一声,我家那口子虽不是啥厉害人,对付这种泼皮还是有几分力气的。”
她的声音敞亮,带着街坊邻里特有的热乎气,沈凝霜握着那两个萝卜,心里暖融融的。
“多谢嫂子。”
“谢啥,邻里邻居的。”林嫂子拍了拍她的胳膊,又叮嘱道,“晚上早点关门,要是听见啥动静,就往我家扔个石子,我准能听见。”
回到院里,她把萝卜放在厨房的石板上,又给阿灰添了食。小家伙像是知道她受了惊,一直用脑袋蹭她的手心,喉咙里发出温顺的呼噜声。
傍晚绣荷包时,沈凝霜的指尖格外稳。银针穿过布面,绣出朵小小的雏菊,针脚细密得像模像样。她想着,等绣满十个,就拿去给林嫂子送两个,也算谢她今日解围的情分。
腊月廿九这天,绣坊和戏班都歇了工。沈凝霜领了工钱和年节的红利,沉甸甸的一串铜钱揣在怀里,走在街上都觉得脚步轻快。
巷子里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了春联,空气里飘着炸丸子和蒸糕的香气。沈凝霜买了张红纸,又割了两斤肉馅,打算自己包点饺子,也算过个像样的年。
回到院子,她先把红纸裁了,凭着记忆写了副简单的春联“春风入巷添新岁,瑞雪临门兆丰年”。
字不算顶尖,却笔力沉稳,透着股安静的喜气。她找了点米糊,小心翼翼地贴在院门上,红纸上的黑字映着灰扑扑的木门,竟也添了几分生气。
下午剁馅包饺子,阿灰蹲在灶台边,时不时用爪子扒扒她的裤腿,被她笑着推开:“等熟了给你留两个,不许放酱油的。”
傍晚煮好饺子,她盛了一小盘放在院里的石桌上,又倒了杯温水,算是给自己的年夜饭。阿灰蹲在她脚边,啃着没有酱油的饺子,尾巴摇得欢实。
巷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还有孩童的笑闹声。沈凝霜看着院门上的春联,心里虽有些空落落的,却也谈不上难过。
在修真界很少过节,在这里凡人寿命不过百年。吃过饭,她换了件干净的青布袄,打算去逛夜市。担心阿灰会走丢,就留在了院子里。
听说城里的灯会今晚最热闹,她想去凑个热闹,也算是给这一年画个句号。
夜市果然热闹得很。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兔子灯、鲤鱼灯,还有画着戏曲人物的走马灯,照亮了半个夜空。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糖画、面人、糖葫芦……样样都透着年节的欢喜。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294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