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64361" ["articleid"]=> string(7) "597689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252) "监控,重新返回那栋据说‘只有他们八人进入过’的老教学楼,然后——以七种截然不同、都需要一定准备时间和实施条件的残忍方式,连续杀害七个人。这还不包括需要制服可能反抗的受害者以及处理现场的时间。这从物理和时间上看,可能性有多大?”

陈队长皱眉:“我们推测她可能有同伙,或者使用了某种我们尚未发现的快速生效的药剂或手段控制受害者,延缓了死亡时间……”

“好,就算有同伙或特殊手段,”顾渊立刻接上,“那么第二个疑点:动机和模式。如果我的当事人是精心策划的凶手,目的是‘处决’这些有罪的人,为什么她要在游戏中诱导他们说出秘密,使自己成为最明显的知情者和嫌疑人?这无异于自我暴露。”

“更矛盾的是,她还在自己的座位上留下了那张极度挑衅、直接指向自己的‘血纸条’?一个能策划如此复杂连环凶案的人,会犯下如此低级的、生怕警察找不到自己的错误吗?”

“这更像是在刻意将警方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她身上。”

他拿起那张血纸条的照片:“‘唯有说谎的你,得到了赦免’。这句话,读起来不像凶手的自夸,更像是对我当事人的一种……标记,或者说,是真正的凶手留给她的‘讯息’。”

“第三,”顾渊的声音愈发冷静,“关于证据。饮料、精油扩散器、手机记录。这些物品都出现在死亡现场,也就是304教室。如果我的当事人是凶手,她在完成了所有杀戮后,为何要将带有自己指纹的致幻剂扩散器留在现场?为何不处理掉张浩手机里可能指向自己的信息?反而要留下这些显而易见的‘证据’?这符合一个能完成‘完美犯罪’的凶手的心理画像吗?”

顾渊身体前倾,目光锐利:

“陈队长,综合这三点——几乎不可能的作案时间、自我矛盾的犯罪模式、以及故意留下的指向性证据——我认为更合理的推测是:存在一个真正的‘第九人’。”

7

“这个人,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潜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124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