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63025"
["articleid"]=>
string(7) "597662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92) "上,各路工艺大师云集,精美绝伦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但当林远山和杨帆的展区布置完成后,立刻吸引了众多目光。
他们的展区别具一格:一侧展示着林远山的传统木雕作品,从精细的花鸟屏风到宏大的建筑构件,无不显示着传统技艺的精湛;另一侧则是杨帆设计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家居产品,既实用又富有文化内涵。
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区中央的多媒体展示区,那里循环播放着传统木雕技艺的教学视频,以及三维动画演示的传统技法原理。
许多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被这种生动的展示形式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没想到古老的木雕技艺蕴含着如此精妙的科学原理!”
一位大学生感叹道。
一位设计师指着杨帆的作品说:“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很有启发性,为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览第二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一位知名设计评论家在参观后,公开质疑这种“传统技艺现代化”的做法是否会导致原真性的丧失。
“传统工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性,这种过度现代化的解读是否是一种讨好市场的妥协?”
评论家尖锐地问道。
现场气氛一时紧张起来。
杨帆正想辩解,林远山却抬手制止了他,从容地走到评论家面前。
“您说得对,传统工艺的价值在于传承。”
林远山平静地说,“但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让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创新,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传统’,在很多年前都是当时的‘创新’。”
他拿起一件融合传统雕花与现代设计的台灯:“这件作品看起来现代,但其核心的构图原理、雕刻技法都来自传统。
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匠心精神、对材料的尊重、对美的追求,这些都是我们传承的核心。”
评论家若有所思:“那么您认为什么是真正应该传承的?”
“传承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
林远山坚定地说,“是匠人对技艺的专注,对完美的追求,以及通过造物表达的文化价值观。
只要这些核心不变,形式上的创新只会让传统更加丰富。”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评论家也微微点头,在随后的专栏文章中,他特别称赞了林远山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7122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