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20993"
["articleid"]=>
string(7) "596659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2602) "需要时间,而塌方是瞬间完成的,爬升过程中被击中的概率超过70%。
穿越缝隙,风险在于机体强度和我的操控精度,但我对这两点有把握。
我的‘认为’,来源于我对自身能力和我所驾驶机器极限的感知。
结果证明,这是当时生存概率最高的选择。”
他的回答没有道歉,没有辩解,只有冷静的复盘和基于自身逻辑的自信。
心理学家接着开口,声音平缓却更钻心:“你的档案显示,你没有接受过长期体系化的团队训练。
在今天的通讯测试中,你的指令更接近于‘通知’而非‘协商’。
你是否认为,过度的自信和这种‘独狼’倾向,在未来会危害到团队协作?
如果因你的一个‘直觉性’决策导致任务失败甚至队友伤亡,你将如何承担这个责任?”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他最大的弱点。
林伟沉默了片刻,房间内落针可闻。
他再次抬头时,眼神异常清澈。
“我并非不尊重团队。
恰恰相反,我非常清楚每个人岗位的重要性。
但在某些瞬息万变的紧要关头,效率高于形式。
信息的快速整合与决策,避免冗杂通讯带来的延迟,本身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负责。”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沉稳:“关于责任……我无法承诺永不犯错。
但我能承诺的是,我的每一个决策,无论出于直觉还是分析,都会是在当时信息条件下,我认为对任务成功和团队安全最有利的选择。
如果……如果真的因为我的判断导致失败,”他的目光扫过三位考官,无比认真,“我会承担所有责任,但在此之前,我会用尽一切手段避免它发生。
我相信我的能力,就是为了避免那种‘如果’而存在的。”
他没有试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的英雄,而是坦诚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并赋予了这种模式以对团队的深层责任内涵。
总工程师终于开口,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修车的时候,是怎么判断一辆车哪里出了问题的?”
林伟微微一怔,随即坦然回答:“听声音,感受震动,看零件磨损的痕迹……很多时候,是一种综合的感觉。
手册很重要,但有些问题,手册来不及写。”
总工程师和岳啸川交换了一个眼神。
面试结束。
林伟起身离开,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95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