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18657"
["articleid"]=>
string(7) "596632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656) "呼吸声,和我冰冷的目光,在无声交锋。
风暴,终于被我亲手掀起。
《冷宫手札——余氏烬泣血录》的出现,像一颗投入深水的核弹。
周慕宸在包厢里那铁青的脸色和几乎失态的反应,印证了这份手札的杀伤力。
他最终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死死盯着我,留下一句“这件事,周氏会彻查”,便带着那块“宸龙璧”和手札的复印件(原件我怎么可能给他)匆匆离去,背影透着前所未有的沉重和……一丝狼狈。
我知道,周氏这架庞大的机器,已经开始疯狂运转。
他们要查证手札的真伪,要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影响,要制定对策。
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经打响。
而我,需要为最终的决战,积蓄足够的力量。
平台在我的坚持下,暂停了所有直播和商业活动。
陈丽华急得跳脚,却也无可奈何。
外界对于我的突然“消失”猜测纷纷,热度不降反升。
我注册了新的社交媒体账号——“余烬的火种”。
没有认证,没有宣传,只发了一条极其简短的动态:“静默,只为燎原。”
配图,是冷宫那扇破窗外,一线刺破阴霾的晨光。
这条动态,像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引爆。
无数粉丝涌来留言,有鼓励,有担忧,有对真相的渴求。
也有人质疑我在故弄玄虚,是害怕周氏集团的报复。
我不解释,不回应。
只是利用这难得的“静默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个时代的一切。
互联网、法律、金融、舆论运作……属于十八线余烬的记忆碎片太贫瘠,我必须迅速武装自己。
同时,我秘密联系了“历史考据小分队”。
他们团队的核心成员,一位姓沈的中年教授,在得知手札部分内容(我谨慎地挑选了不涉及核心隐私的部分)后,激动得语无伦次,表示这绝对是大周朝宫廷史研究的惊天突破,他们愿意提供一切学术支持。
“余小姐,您放心!
历史的真相不容玷污!
我们整个团队,就是您的后盾!”
沈教授在电话里斩钉截铁。
这群纯粹的历史研究者,对真相的执着,成了我手中一把无形的利刃。
时间在紧张的暗流涌动中过去。
一周后,风暴终于降临。
周氏集团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
周慕宸亲自出席。
他面容冷峻,眼下带着淡淡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948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