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12309"
["articleid"]=>
string(7) "596475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40) "威压,一字一句地问道,“你来的正好。”
“朕,正要问你。”
“那岳飞,所犯何罪?”
“你,又为何要主和?”
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到了极点。
秦桧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他似乎察觉到了今天的“官家”与往日截然不同。
那眼神,那气势,那问话的方式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
而刘备,汉昭烈帝刘备,站在历史的交叉点上,手握《出师表》,满腔的悲愤与力量亟待爆发。
他知道,这一次,他绝不能再让忠臣泪洒疆场,绝不能再让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丞相,这一次,或许不会一样了。
秦桧被刘备那突如其来的凌厉目光逼得心头一颤,他侍奉这位优柔寡断的官家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充满压迫感和杀意的眼神。
那眼神深处,竟似有金戈铁马之声,全然不似往日那个闻金鼓而色变的赵构。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惊疑,脸上那公式化的笑容更浓了几分,腰也弯得更低了,语气却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强硬:“官家息怒,龙体要紧。”
秦桧先是惯例地关心了一句,随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岳飞之罪,证据确凿。
其一,骄横跋扈,不服上命,屡次违抗朝廷班师诏令;其二,妄议立储,干涉皇家内务,此乃人臣大忌;其三…其麾下将领王俊已首告,其有不臣之心。”
这些罪名,他早已罗织完备,说起来条理清晰,掷地有声。
他料想,只要提起“不臣之心”四个字,必然能触到官家最深处的恐惧。
然而,他预想中的忌惮和愤怒并未出现在“赵构”脸上。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嘲讽的冰冷。
“不臣之心?”
刘备重复了一遍,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寒冰砸在地上,“朕只看到,有人欲效仿诸葛武侯,北伐中原,收复旧土!
朕只听到,有人临摹《出师表》,字字血泪,皆是忠义!”
他猛地扬起手中岳飞的临摹之作,纸张哗啦作响,仿佛有金铁之音。
“违抗班师诏令?
若那诏令是自毁长城之昏令,抗之何错之有?!
妄议立储?
若心系国本,直言进谏,何罪之有?!
至于不臣之心。”
刘备向前踏出一步,尽管身体依旧虚弱,但那尸山血海中锤炼出的帝王气势却如山岳般压向秦桧。
“秦相国,你告诉朕!
一个真有不"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906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