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09567" ["articleid"]=> string(7) "5964448"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602) "的手停了一下,指尖都紧绷起来。

林薇薇?

她是美术学院大二的学生,成绩平平,连系里的展览都没资格参加,现在居然能混进省美协的沙龙活动?

我笑了笑,没有回应。

可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我脑海里全是前世的画面——陈峰拿着我熬了三个通宵画出来的UI草图,在投资人面前滔滔不绝地说:“这是我们团队核心设计师林薇薇的原创理念。”

而我像一件被藏起来的旧衣服,默默地站在角落。

原来她走的是这条路啊。

第二天,我托新闻系的同学弄了一张“青年艺术家沙龙”的邀请函,借了一件素色衬衫和记者证,在上面写了“校园文化观察项目”,堂而皇之地走进了省美协的老楼。

大厅里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劣质香水和红酒混合的味道。

我一眼就看到了她。

林薇薇穿着一条露背红裙,脊椎像蛇一样扭动着,正殷勤地给一个中年男人倒酒。

那个男人正是李承远,协会的青年委员,去年还因为“扶持新人”上过地方电视台。

我悄悄打开口袋里的索尼摄像机。

“……陈峰那边彻底没希望了,”她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很清晰,“但他那个APP的UI原稿可全是我做的。

要不是我,他能拿到融资?”

李承远轻笑了一声,手已经搭在了她的肩膀上:“小薇啊,你很有才华,可惜没有平台。

不如来帮我做新画展的视觉总监吧?

报酬好说。”

我躲在柱子后面,指甲都掐进了掌心。

那是我的设计图。

是我大一下学期在机房通宵画的课程作业,还发到班级群里了。

林薇薇当时还夸我“配色高级”,转眼就把图给了陈峰当作投名状。

这一世,我要让她亲手把这份“功劳”变成绞索。

两天后,《江城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标题十分扎眼:《艺术圈背后的“灵感交易”:当才华成为攀附权贵的筹码》。

我附上了那段虽然模糊但足以辨认的录音,还有几张在沙龙现场抓拍的照片——林薇薇靠在李承远的肩膀上,笑得很张狂。

邮件里没提名字,但圈子里的人一看就明白。

赵志明看完邮件,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他打电话给文化版的同事:“查一下省美协最近举办的那个青年沙龙,还有那个姓李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897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