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809564" ["articleid"]=> string(7) "5964448"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22) "<4江城日报编辑部外的小茶馆,人不多,却嘈杂得很。

我低头搅着那杯清茶,热气扑在脸上,遮了半边视线。

赵志明坐在我对面,手里捏着那篇《从QQ到电商:中国年轻人的数字生活正在觉醒》,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这篇稿子……”他抬眼盯我,声音压得很低,“你怎么会知道腾讯刚拿到IDG的投资?

这消息,我们社里都还没拿到确切来源。”

我抬眸,笑了笑:“我只是观察。

OICQ在大学生里几乎人手一个,网吧通宵排队打游戏、聊QQ,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都在问‘你家孩子有没有网上认识对象’——这不是趋势,是什么?”

我没说真话。

我不仅知道腾讯拿了投资,我还知道马化腾差点要把OICQ以50万卖掉,最后靠着这笔救命钱撑到了后来的爆发。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赵志明盯着我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这‘观察’,未免太准了。”

他顿了顿,把稿子轻轻放下,“你有没有兴趣,做我们‘未来商业观察’栏目的幕后策划?

不署名,但稿费按篇结算,一篇五百,重要选题另加。”

我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叩。

五百一篇,对一个大一学生来说不少了。

但我要的不是钱。

“可以。”

我淡淡开口,“但我有个条件——所有涉及本地初创企业的报道,我要参与选题方向。”

他一愣,随即眯起眼:“你……想动谁?”

“没人。”

我垂下眼帘,笑意浅淡,“我只是不想看一些‘伪创新’被捧上神坛。

泡沫破的时候,总得有人提前敲钟。”

赵志明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行。

我信你一次。”

走出茶馆时,阳光刺眼。

我摘下渔夫帽,任风吹乱额前碎发。

第一步,成了。

媒体的笔杆子,现在开始为我所用。

当晚,我在图书馆最角落的电脑前坐下。

屏幕微光映着我的脸,像一层薄霜。

我翻开了那份《江城市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汇编》——张阿姨托她儿子从街道办偷印出来的内部资料。

手指停在“青年创业贷款贴息”那一栏,我笑了。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打印好的材料,敲响了周建国工地的铁皮屋门。

他叼着烟,眯眼打量我:“又来?

陈峰那边已经炸锅了,全城都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897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