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98553" ["articleid"]=> string(7) "596218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654) "。

他沉吟片刻,拱手道:“多谢小公公提醒,老夫明白了。”

沈砚之微微颔首,转身离开。

他知道,杨荣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有了这个消息,定然会想办法阻止王振的计划。

果然,没过几天,朝堂上就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杨荣联合周忱等几位大臣,拿出王家在江南囤粮的证据,力谏朱祁镇不可加征赋税。

王振虽然极力辩驳,却因证据确凿,最终落了下风。

朱祁镇驳回了加征赋税的提议,心里对沈砚之更是欣赏。

他私下里对沈砚之说:“若不是你提醒杨大人,朕差点就被王振蒙蔽了。”

沈砚之躬身道:“这都是陛下英明,奴婢只是尽了分内之事。”

他越是谦虚,朱祁镇就越觉得他可靠。

渐渐地,朱祁镇开始让他处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传递密信,打探消息等。

沈砚之的权力,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

王振自然察觉到了这些变化,对沈砚之的恨意也越来越深。

他开始暗中调查沈砚之的底细,想要找到他的把柄,将他一举扳倒。

沈砚之对此早有防备。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最大的隐患,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行事更加谨慎,从不轻易与人结怨,也从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王振的调查越来越紧,甚至派人去顺天府查探沈砚之所谓的“孤儿”身份。

沈砚之知道,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王振查出破绽。

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第七章 计除刘忠沈砚之把目标对准了刘忠。

刘忠是王振安插在御书房的眼线,对王振忠心耿耿,多次给沈砚之制造麻烦。

更重要的是,刘忠手里掌握着王振不少见不得人的勾当,若是能除掉刘忠,不仅能拔掉王振的一颗钉子,还能拿到对付王振的证据。

沈砚之开始暗中观察刘忠的行踪。

他发现刘忠有个习惯,每天晚上都会去御花园附近的一个小偏院,和一个宫女私会。

这个发现让沈砚之眼前一亮。

宫中规矩森严,太监和宫女私会是大罪,若是能抓住这个把柄,不愁扳不倒刘忠。

沈砚之没有立刻动手,而是耐心等待时机。

他知道,刘忠是个谨慎的人,若是贸然行动,很可能会打草惊蛇。

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天晚上,朱祁镇因为批阅奏折到深"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869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