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72529" ["articleid"]=> string(7) "595695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8章" ["content"]=> string(3785) "

“采山货?”张二婶愣了愣,随即摇头,“可咱们也不认识哪些能吃啊?万一采到毒蘑菇,可就糟了!再说,后山有蛇,太危险了!”

其他妇女也纷纷附和:“是啊,咱们没采过,也不知道去哪采,要是白跑一趟,还浪费力气。”

林婉清早料到她们会有顾虑,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样东西:晒干的野菌、鲜嫩的春笋、还有一小瓶用薄荷和草药泡的“防蛇水”。“你们看,这是我前几天上山采的,这个是能吃的香菇,这个是春笋,还有这个防蛇水,喷在身上,蛇虫都不敢靠近。”

她又拿出一本用粗纸订的小册子,上面画着各种山货的样子,旁边还写着辨认方法:“这是我让大柱画的,你们拿着,照着上面的样子采,保证错不了!”

妇女们凑过来一看,小册子上的画虽然简单,却清晰明了,比如香菇的伞盖是褐色、伞柄光滑,毒蘑菇大多颜色鲜艳、伞盖有斑点,一看就懂。张二婶眼睛一亮:“林婆婆,您这想得也太周到了!可咱们人多,万一采回来分不清好坏,或者采太多放坏了,咋办?”

“这个简单!”林婉清拍了拍手,“咱们分小组,每组选个有经验的老人带队,比如李婶家的婆婆,以前采过山货,让她教大家辨认。采回来的山货都放我家院子里,我统一挑拣,好的挑出来,坏的扔掉,等攒多了,我让大柱拉去镇上卖,卖了钱按采的数量分,咋样?”

“按数量分?”妇女们眼睛都亮了——这样就不怕有人偷懒,也不怕被人克扣钱,太公平了!李婶赶紧说:“我家婆婆愿意带队!她以前采山货可厉害了,啥能吃啥不能吃,一认一个准!”

“我也去!我力气大,能多背点!”“我家小丫也能去,她眼尖,能找着小蘑菇!”妇女们瞬间来了劲,你一言我一语地报名,刚才的愁云一扫而空。

林婉清又嘱咐:“明天一早出发,都带上竹篮、小铲子,再带点水和窝头,注意安全,太阳大了就赶紧回来,别中暑。”她还让王大柱连夜编了十几个结实的竹篮,又用空间里的薄荷和草药多泡了几瓶防蛇水,分给各个小组。

第二天一早,二十多个妇女带着十几个半大孩子,分成四组,浩浩荡荡往后山出发。李婶家的婆婆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小铲子,一边走一边教大家辨认:“你们看,这种长在松树下的,伞盖是浅褐色,就是能吃的松树菇,味道鲜得很;那种红颜色、伞盖上有白点的,可千万别碰,是毒蘑菇!”

孩子们也很积极,小的跟在后面捡野果,大的帮着挖春笋。到了中午,大家都收获满满——竹篮里装满了香菇、松树菇、春笋,还有不少野山楂、野葡萄。

回到村里,大家把山货都送到林婉清家院子里。林婉清带着赵小丫,一边挑拣一边分类:“香菇和松树菇分开晒,春笋焯水后腌起来,野果洗干净熬成果酱,这样能放得久,卖价也高。”

她还特意留了些新鲜的香菇和春笋,用灵泉水洗干净,做了一锅香菇春笋汤——香菇的鲜、春笋的嫩,再加上灵泉水的甘润,味道绝了!她盛了几碗,分给带头的几个妇女:“尝尝!这山货做的汤,比肉还香,以后采得多了,家里也能常吃!”

妇女们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我的娘哎!这也太香了!比过年吃的鸡汤还鲜!”“以后我天天去采山货,既能换钱,还能喝上这么鲜的汤,值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8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