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58355" ["articleid"]=> string(7) "595511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678) "狭而深’!

此为其一!”

“其二,”韩铮拿起砚台,指向沾染血迹最多、也是被认为与创口接触的主要部位,“若此物是真正凶器,如此重击之下,其接触面必然沾满血迹和……些许骨碎组织。

但大人请看,这血迹分布虽广,其色泽质地却相对均匀,更像是……被人涂抹覆盖上去的,而非猛烈撞击瞬间自然喷溅吸附所致!”

他指出了一个小细节,几处血迹的流淌方向存在细微的矛盾感。

孙仵作猛地抬起头,惊讶地看着韩铮,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文弱秀才。

周少尹的眼神也变得无比锐利:“你的意思是,凶器另有所物?

这砚台是被人后来放入手中,栽赃嫁祸?”

“学生正是此意!”

韩铮斩钉截铁,“真正的凶器,应该是一件头部尖锐、质地坚硬的金属物体,例如……一把小型的手锤,甚至是一根特制的铁钎!

只有这样,才能造成尸格上所描述的创口!”

他顿了顿,抛出了更惊人的推测:“而且,学生怀疑,凶手并非一人!

至少,有帮凶!”

“何以见得?”

周少尹追问。

“力道!”

韩铮目光炯炯,“李崇文体格健壮,若要一击毙命,且造成‘骨陷’之伤,凶手下手必须极快、极准、极狠!

这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和一定的技巧。

以学生的体魄,绝难做到!

此为其一。”

“其二,伪造现场需要时间。

凶手在杀人后,需擦拭真正凶器并藏匿,再将砚台塞入昏迷的学生手中,布置成搏斗假象。

这个过程,若只有一人,难免仓促,极易留下破绽。

若有同伙,则可以从容许多!”

他再次看向那方砚台:“学生刚才细看此砚,于底部发现些许非血非泥的暗红色微尘,似漆似矿,颇为奇特。

或许……从此物上,能找到真正凶器或凶手身份的线索!”

周少尹猛地一拍桌案:“好!

张澜,你所言确有道理!”

他转向早已面无人色的冯典史和孙仵作,声音冰寒刺骨:“冯典史!

孙仵作!

你二人一个主理刑案,一个专职验尸,对此等重大疑点,竟毫无察觉,反而急于定案!

该当何罪?!”

冯典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恕罪!

下官……下官失察!

下官只是觉得证据确凿……”孙仵作更是磕头如捣蒜:“小人糊涂!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66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