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57855" ["articleid"]=> string(7) "595505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570) "想起这几天小满的反常:吃饭时会盯着瓷碗说“釉色太亮”,看电视时会指着古装剧里的木雕说“刻得太糙”,甚至睡觉前还在纸上画“莲瓣纹”。

以前他觉得儿子是“走火入魔”,现在才知道,那些都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当天下午,博物馆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宋代官窑瓷板修复成功,并介绍了“特聘顾问”林小满的事迹。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六岁小孩修复千年古瓷# 的词条直接冲上热搜榜首,全国各地的媒体都想来采访赵景之。

可林建国却犯了难。

他不想让儿子的生活被打扰,更不想让小满被当成“怪物”。

李老壶看出了他的顾虑,主动找到他:“林先生,您放心,我们不会让小满公开露面,只是想请他偶尔来博物馆,帮忙看看文物,您看行吗?”

林建国犹豫了一下,看着儿子每天对着木头发呆的样子,最终点了点头:“行,但只能在周末,而且不能让他太累。”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景之每周都会去博物馆一次。

他帮李老壶鉴定了不少古雕残件,还教修复师们“双钩刻”“飞白刻”的基础手法。

每次去博物馆,他都像回到了宋代的官窑后院,看着那些熟悉的技法被重新拾起,心里满是欣慰。

可麻烦还是找上了门。

有一天,一个自称“古雕收藏家”的男人找到了林建国家。

男人叫张启山,手里拿着个锦盒,说是有件“清代紫檀木雕”,想请小满帮忙鉴定。

林建国本不想让小满掺和这些事,可张启山软磨硬泡,还说愿意出十万鉴定费,他最终还是心动了——家里最近正在装修,正需要钱。

赵景之看到木雕时,皱了皱眉。

那是件“紫檀木观音像”,观音的衣纹用的是“流水刻”,看起来很像清代的技法,可仔细一看,衣纹的“气口”处有明显的机器痕迹,而且木头的包浆是用蜡做的,一闻就能闻出来。

“这是假的。”

赵景之直接说,“衣纹的‘流水刻’是机器刻的,包浆是后做的,最多仿了五年。”

张启山的脸色瞬间变了,他强装镇定:“小朋友,你会不会看错了?

这可是我花三百万从海外拍回来的,怎么会是假的?”

“我没看错。”

赵景之拿起木雕,指着观音的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65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