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57852"
["articleid"]=>
string(7) "595505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52) "建国的手:“林先生,您家小满绝对是个天才!
我想请他去博物馆看看,帮我们鉴定几件古雕残件,您看行吗?”
林建国还是觉得不靠谱,可看着李老壶真诚的眼神,再想想儿子最近总对着家里的木家具发呆,还说些“胎土”“釉色”之类的奇怪词汇,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周末我带小满去博物馆看看,但先说好了,要是他说的不对,您可别笑话他。”
周六上午,林建国带着赵景之来到市博物馆。
李老壶早已在门口等候,身边还跟着几个穿着正装的人,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女人,是文物局的刘科长。
“小师傅,您可来了!”
李老壶热情地迎上来,拉着赵景之的手往展厅里走,“我们准备了十件古雕残件,想请您帮忙鉴定真假。”
展厅里专门辟出了一块区域,摆着一张长桌,桌上放着十个锦盒,每个锦盒里都装着一件残件。
赵景之蹲在桌前,打开第一个锦盒——里面是块竹雕残片,上面刻着“松鹤纹”。
“这是宋代的‘飞白纹’竹雕,是真的。”
赵景之拿起残片,手指抚过纹路,“你看这松针的‘飞白’,尾端有虚锋,是手工刻的,机器刻不出来。
而且竹片的包浆很自然,是老竹特有的‘琥珀色’。”
刘科长赶紧让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又打开第二个锦盒——里面是块木雕残片,刻着“回纹”。
“这是假的。”
赵景之摇了摇头,“回纹的转角处太规整,是机器刻的,而且木头的‘土锈气’是后做的,闻着有股油漆味。”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赵景之把十个残件都鉴定完了,其中七个是真的,三个是假的,每个鉴定结果都有理有据,连残件的年代、技法、造假手法都说得一清二楚。
刘科长和工作人员们都惊呆了,他们用仪器检测都需要半天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确定年代,可这个六岁小孩,只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就能得出准确结果!
“小师傅,您太厉害了!”
刘科长激动地说,“我们想聘请您当博物馆的‘特聘顾问’,每月给您发津贴,还能随时来博物馆看文物,您愿意吗?”
赵景之看了看林建国,见他点了点头,才说:“我愿意,但我有个条件——我想看看博物馆里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65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