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57850" ["articleid"]=> string(7) "595505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638) "反;最内层的花瓣细如发丝,他换了种“挑刀”的手法,刀刃轻轻挑起橡皮屑,刻出的花瓣竟带着点透明感。

刻完莲瓣,他又在中心雕起了“方胜结”。

这是“活扣雕”的技法,需要在极小的空间里刻出能转动的结扣。

他用细头刻刀先刻出结的轮廓,再小心翼翼地掏空中间的橡皮,最后用指甲轻轻一按——方胜结竟真的转了起来!

“我的天!

这是‘活扣雕’吧?

我在博物馆的宋代雕件上见过!”

“这小孩绝对是个神童!

我爸刻了三十年木雕,都不会‘活扣雕’!”

“#六岁小孩刻出宋代雕技# 这个词条必须上热搜!”

此刻的市博物馆里,李老壶正对着电视屏幕,手里的紫砂壶被捏得变了形。

他是故宫博物院特聘的古雕修复大师,这辈子见过无数稀世雕器,可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用橡皮刻出“叠刻崩口”和“活扣雕”——而且还是个六岁小孩!

“小王!

快!”

李老壶猛地站起来,抓起外套就往外冲,“把我那箱宋代雕器拓片带上,再把你收的‘明代黄杨木雕佛’拿来!

咱们去市幼儿园,晚了这‘小师傅’就走了!”

徒弟小王正在整理文物档案,被师傅的举动吓了一跳:“师傅,您去幼儿园干嘛?

抢小孩的橡皮啊?”

“抢什么抢!”

李老壶吼道,“那孩子是活的‘古雕活字典’!

错过他,咱们这辈子都别想复原‘透雕叠刻’了!”

2 幼儿园里遇“知音”李老壶和小王赶到幼儿园时,手工展刚结束,孩子们正排着队准备放学。

赵景之背着个蓝色的小书包,手里攥着那块刻满纹路的橡皮,慢吞吞地跟在队伍后面。

他还在琢磨刚才刻橡皮的手感,总觉得“橡皮”这东西太软,刻不出“飞白纹”的精髓,要是有块木料就好了。

“小师傅!

等一下!”

李老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差点撞到旁边的小朋友。

他蹲下身,目光紧紧盯着赵景之手里的橡皮,声音都在发颤:“这‘莲瓣活扣纹’是您刻的?

用的是宋代官窑的‘叠刻崩口’和‘活扣雕’技法?”

赵景之愣了一下。

这三天里,没人能看懂他刻的纹路,更没人能叫出技法的名字,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竟然一口就说对了!

他点了点头,奶声奶气地问"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65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