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52586"
["articleid"]=>
string(7) "595414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76) "就帮我搞定了清北。”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手指都在颤抖。
我立刻截屏,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复:“清北?
保送的吧?
厉害啊。
你爸路子够野的。”
“那当然,”林薇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截图、备份。
第二颗子弹,到手。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林薇发来的得意洋洋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林薇,林国栋,王校长……你们的游戏,该结束了。
4拿到了关键证据,我没有立刻行动。
直接把这些东西捅给教育局?
不行。
以林国栋的人脉,很可能被压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我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一个能让这件事瞬间发酵,让所有人都无法插手掩盖的舞台。
互联网。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用一种冷静到近乎残忍的笔调,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写成了一篇长文。
标题就叫——《三百万,一所重点高中的堕落史》。
文章里,我没有用任何煽情的词汇,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
我如何用三年的努力换来第一的成绩,学校如何承诺保送名额,林国栋如何用三百万买通校长,林薇如何顶替我的位置。
每一个细节,都附上了相应的证据。
我的成绩单、竞赛获奖证书、学校的宣传文章……这些是证明我“应得”的证据。
王校长的录音,被我转成了文字,关键部分加粗标红。
和林薇的聊天记录截图,更是被我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最后,我还附上了那份签着我名字的退学申请书。
“我放弃的不是学业,而是与你们同流合污。”
这是我写在文章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做完这一切,我并没有急着发布。
我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舆论爆炸的引爆点。
我查了查日历,三天后,是本市的“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林国栋作为重点表彰对象,会亲自上台领奖并发言。
就是那天了。
我要让他在最高光的时候,摔得最惨。
这三天里,我联系了几个在网上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博主和新闻大V,匿名将整理好的材料发给了他们。
我没有要求他们立刻发布,只是告诉他们,三天后的上午十点,会有一场好戏。
他们都是嗅觉敏锐的媒体人,一看材料,就知道这是个超级爆款,纷纷表示会密切关"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46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