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46867" ["articleid"]=> string(7) "595329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3008) "吞了。

我不再写《动物图鉴》。

我写《老杨的菜谱》。

他们要的不是真相。

是控制。

那我就把真相,炖进菜里。

让他们闻着味儿,却吃不到一口。

4我翻出1998年的档案袋。

手有点抖。

不是怕。

是恨。

纸是黄的,边角卷了,像烧过的尸体。

里面,有事故报告。

有会议纪要。

有五个人的名字。

签字的,是周国栋——周正他爹。

我盯着那名字,像盯着一口井。

三十年前,我写内参,说这桥是豆腐渣。

第二天,我被调进档案室。

现在,我亲手,又摸到了证据。

可当我打开电子系统。

输入“1998 防汛”。

弹出两个字:涉密。

权限不足。

我冷笑。

他们删不掉纸。

但他们能删记录。

更狠的还在后面。

我在“历史发文”里,搜“塌方案”。

跳出一篇文。

标题:《关于塌方案性质的澄清说明》。

落款:档案室 杨某某。

内容写着:“纯属天灾,无管理责任。”

我从没写过。

但我名字在上面。

他们不是在掩盖真相。

他们在让我亲手埋葬自己。

我坐在电脑前。

盯着那名字。

像看见一具尸体,穿着我的衣服。

他们早把我写死了。

三十年前就写死了。

我拍下纸质文件。

存进U盘。

标签写:“家庭合影”。

当晚,我在菜市场小票背面写:“塌的不是桥,是信。”

“而我,已被提前写进结局。”

我不再是证人。

我是共犯。

是他们剧本里的死人。

可我还没死。

第二天,通知来了。

“传承红色血脉”活动。

要“重走父辈奋斗路”。

第一站——1998年塌方堤段。

现在,它叫“防洪教育基地”。

横幅挂着:“致敬历史见证者!”

我,是“见证者”。

他们让我去讲。

讲一个死了五个人的地方,是怎么“英勇奋战”的。

我站在堤上。

风很大。

记者举着机子。

周正站后排,笑得体面。

我接过话筒。

声音不高。

“1998年,这里倒下了五个人。”

人群安静了。

“他们的名字,不在碑上。”

“但在纸上。”

我翻开档案册。

故意一抖手。

钢笔掉地。

笔帽弹开。

照片一角,滑出来。

少年周正,戴着“随父视察”徽章。

记者眼尖。

咔嚓。

我弯腰捡笔。

装作没看见。

活动结束,周正走过来。

微笑:“老杨,你那支笔……是不是"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26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