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45783"
["articleid"]=>
string(7) "595315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90) "儿不是好去处,你偏上赶着。”
文卿一顿数落,小容傻呵呵地乐着。
“哎呀,起码不愁吃喝,若不是秦王挨了罚,贵妃也不至于去触陛下的霉头。”
我听得晕头转向,连忙乞求地看向文卿。
“好耶!
小柳说书铺又要开张啦!”
小容冲去我们放糕饼瓜子的柜子,大把大把地拿出来。
文卿看着我们两个吃瓜人,笑着给我们讲了一段皇家秘事。
我却越听越冷,不禁将被子捂得更紧,可惜手脚易暖,心却难安。
我死后的第十年,我依旧是明君心中唯一的皇后,沈谅亲自带大了我们的三个儿子,还为我们的长子沈曙挑了一位惊才绝艳的太子妃。
我死后的第二十年,太子渐大,皇帝多疑,小人离间,父子离心。
那时的沈谅新欢环绕,久居温泉行宫,韦潇协理六宫、乖女稚子,一个月都不见皇帝几面。
就在我冥诞当天,太子和太子妃去皇陵祭拜,早朝之上却有三十六封血书呈上御前,直指太子妃母家,卖官鬻爵、勾结朋党、欺妄僭越……7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仅仅三天,我的母家郑氏、太子妃的母家王氏都在这场弹劾中被清洗得一干二净。
太子妃哭着求太子救救自己年迈的母亲,年幼失恃的太子也不落忍,修血书一封,希望自己慈爱的父亲不要被奸人蒙蔽,可惜这封信石沉大海、再无音信。
我的曙儿和他唯一可信赖的妻子躲在皇陵旁的行宫时在想什么我已无从得知。
唯一还能在史书和世人的流言中看到听到的,是在郑氏和王氏的人头一颗颗落地的时候——太子反了。
我的曙儿,正如他五岁时会抱起路边奄奄一息的小猫,他的刀架在皇帝的脖子上,也只是请求他的父亲还郑、王两家一个公道。
“心太软了。”
如果沈谅短寿,如果我活得更长些,曙儿无疑会是个受天下人爱戴的仁君。
“你说什么?”
文卿有些疑惑地问我。
我努力扬起一个微笑,“没什么,你接着说吧。”
文卿似乎看出了我的脸色很不好,三言两语结束了这个发生在我们出生以前的故事。
太子造反失败自然是被废,幽禁于太园,太子妃在被官兵抓捕前就自绝在我的牌位前。
剩下的两个儿子根本不敢替他们的大哥求情,一个终日流连烟花"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22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