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40553" ["articleid"]=> string(7) "59519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4章" ["content"]=> string(3679) "

她转过头,看向后排沉默不语的李明:“明哥,技术上,两周时间,五家店,无缝对接那些老古董系统,还有那些变态的稳定性要求,没问题吧?”

李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专注而沉着,言简意赅地吐出六个字:“挑战很大。但能做到。”

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车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一种混合着巨大压力、强烈兴奋和不服输劲头的战斗气息,开始弥漫开来。

所有人都清楚,这场硬仗,才刚刚开始。这是向巨头证明自身价值的关键一战,尊严与未来,皆系于此。

合同签下的那一刻,倒计时便已经开始。两周时间,五家门店,从零开始完成全套系统的部署、调试、培训并达到苛刻的考核指标——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但“破晓”团队没有任何犹豫,如同接到冲锋号的士兵,立刻扑向了第一线。

接下来的十四天,“破晓”的办公室几乎空了。所有核心成员和技术骨干,直接将办公地点搬到了那五家试点便利店。它们分散在城市的不同区域,有的位于繁华商圈,有的深藏于老旧社区,经营状况和人员构成也各不相同。

精益求精的落地

林悦事必躬亲,绝不是那种只会在后方指挥的CEO。她带着笔记本,一家店一家店地跑,和店长聊,和店员聊,甚至亲自跟着上了几天夜班,从深夜11点到次日清晨7点,就为了彻底摸清夜间盘点、补货、清洁和数据结算中最真实、最琐碎也最容易出错的流程。她发现,很多纸面上看似合理的逻辑,到了实际场景中就会变得别扭。正是这些最一线的洞察,让“破晓”系统的配置变得无比贴合实际。

李明则带领技术团队,直接在店里搭起了临时工作台。他们根据林悦和周丽收集来的实时反馈,现场修改代码,优化流程。店员一句“这个步骤能不能再少点一下?”、“这个提示看不清楚”,都可能成为他们立刻着手优化的理由。系统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迭代,变得越来越顺手。

周丽则化身为超级后勤和对外沟通大使。她协调各方资源,保证硬件设备及时到位,与陆达零售的对接人保持高频沟通,确保信息无缝同步。同时,她还要安抚店员们因新系统带来的不适感,用她的热情和耐心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甚至自掏腰包买来咖啡点心给大家打气。

困难与突围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挑战层出不穷:

陆达零售原有的老旧系统接口文档残缺不全,标准极其混乱,每次数据对接都像是一次冒险的破解之旅。

有的店员年龄偏大,对智能设备有本能的恐惧,培训需要付出加倍的心力。

最惊险的一次,一家社区店因为电路老化,在深夜突然跳闸断电,导致临时部署的本地服务器宕机。当时正值数据同步的关键时刻。李明接到消息,二话不说,深夜从家里打车直奔现场,带着技术团队手动抢修、恢复数据,硬是在天亮前将系统恢复如初,没有丢失任何关键信息,甚至因此优化了系统的应急备份机制。

每一次出现问题,团队都能第一时间响应,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解决方案。他们的响应速度甚至超过了陆达零售自身的IT支持部门。这种“嗷嗷叫”的创业公司拼劲,与大型企业常见的官僚和迟缓形成了鲜明对比。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07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