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40535" ["articleid"]=> string(7) "59519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9章" ["content"]=> string(7718) "

“破晓V1.5”的成功升级和来自市场的积极反馈,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团队的血液。然而,没等他们沉浸在喜悦中太久,一个更大的舞台已经悄然铺开——一年一度的“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峰会”即将在上海举办。这是行业内规模与影响力兼具的盛会,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服务商、创业公司、潜在客户以及嗅觉敏锐的投资者。

周丽几乎是拍着桌子极力主张:“我们必须去!不能再埋头苦干了!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需要去更大的舞台发声,去接触更广泛的客户,去和潜在的合作伙伴面对面!这是我们打响品牌、拓展市场的绝佳机会!”

她的提议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认同。的确,“破晓”需要从低调潜行的研发模式,适度转向更主动的市场开拓。

预算有限,他们只申请到了一个位置相对偏僻的标准展位,在一个不那么起眼的角落。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团队的热情。周丽带着市场部的全体成员,提前一周就开始策划布置方案。她们精心设计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海报,主视觉是穿透云层的曙光,紧扣“破晓”之名,标语“智连生意,洞见未来” 看起来更简洁有力。

她们连夜剪辑了一段流畅精彩的产品演示视频,在展位的液晶屏幕上循环播放,直观展示“破晓”如何解决实际经营中的痛点。宣传单页摒弃了冗长的文字,采用图文结合和信息图表的形式,确保人在匆忙的展会中也能一眼抓住核心。最重要的是,她们准备了两台连接着测试环境的电脑,供参观者现场实机操作体验。

展会第一天,场馆内人潮涌动,各家展台使出浑身解数,声音嘈杂,光怪陆离。相比之下,“破晓”的展位显得有些安静和另类,但那份专注于产品本身的专业感,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林悦亲自站台。她选择了一套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套裙,既显专业干练,又不失亲和力。她没有像有些展台的工作人员那样主动拉扯过往人群,而是沉稳地站在那里,但只要有参观者目光在展位上停留超过三秒,她便会主动送上微笑,并一句恰到好处的问候:“您好,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管理感兴趣吗?”

一旦有人表现出兴趣,她便会亲自上阵,娴熟地演示产品。她的讲解绝非照本宣科,而是深入浅出,总能迅速切入来访者可能关心的痛点。

“您看,像您开连锁店的,最头疼的就是库存不同步吧?我们的系统可以实时……”

“会员管理麻烦?我们这里只需要点击几下,就能给不同消费习惯的客人发不同的优惠券……”

她的语言没有浮夸的吹嘘,只有扎实的功能和清晰的逻辑,加上她对行业经营的深刻洞察,往往几句话就能引起对方的强烈共鸣。

很快,展位前开始聚集人气。

一位戴着眼镜、做连锁餐饮的老板在体验了库存联动预测功能后,忍不住感叹:“你们这个模式很有意思!比我们之前用的那种死板的传统软件灵活多了,感觉是活的!”

一位技术出身、来自某家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则对底层架构更感兴趣,追问细节:“这种程度的数据实时联动和智能分析,你们是怎么保证计算效率和稳定性的?底层用的是自研算法吗?”

当然,更多的潜在客户最关心实际问题:“请问你们是怎么收费的?按年还是按月?如果门店数量增加怎么算?”

问题络绎不绝,周丽和团队成员们忙得不亦乐乎,递名片、收名片、登记客户信息、引导体验,笑容满面,喉咙冒烟却也心甘情愿。带来的厚厚一摞产品资料和名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下午,峰会的主论坛开场,邀请了一位在行业内资历极深、以观点犀利(甚至有些刻薄)著称的大佬级人物——某大型传统管理软件公司的董事长王总做主题分享。

他在演讲中侃侃而谈行业趋势,然而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显而易见的傲慢与偏见:“……现在啊,很多初创公司,动不动就搞SaaS,搞平台,概念吹得是天花乱坠,云山雾罩。但说到底,解决了企业的什么实际问题呢?很多不过是炒概念,骗投资罢了,经不起市场的真正考验……”

台下坐着的林悦,微微蹙起了眉头。这番话虽然并非特指,但其覆盖面之广,语气之轻蔑,几乎否定了所有像“破晓”这样真正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者。

到了观众提问环节,现场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冷场。或许是被大佬的气场震慑,或许是不愿出头。

就在这时,林悦果断地举起了手,姿态从容,目光平静。主持人将话筒递给了她。

在全场目光的注视下,她缓缓站起身,语气平静却清晰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

“王总您好,我非常赞同您刚才提到的核心观点——数字化工具最终必须要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她先给予了对方观点的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我是‘破晓智汇’的创始人林悦。我们正是一家您刚才提到的,专注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具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

她巧妙地接住了对方抛出的议题,并顺势引出了自己和自己的公司。

“所以,我想借此宝贵的机会向您请教:在您看来,像我们这样的初创公司,在实践中,如何才能更精准地把握住中小企业‘最痛’、‘最刚需’的那个核心痛点?如何才能避免您所说的‘自嗨式的功能堆砌’,真正做出能让客户愿意用、离不开的产品?”

问题提得极其漂亮!既有对前辈的尊重,又旗帜鲜明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和立场;既回应了对方的质疑,又将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如何做得更好的建设性层面,逻辑清晰,格局开阔。

台上的王总显然没预料到会有这样一个提问,尤其是来自一位如此年轻的女性创业者。他愣了一下,扶了扶眼镜,倒是收起了几分轻慢,认真思考了半晌,给出了一个相对中肯、甚至略带欣赏的建议:“嗯…这个问题很好。首先要深入行业,沉下去,而不是浮在上面想当然。其次,功能不在多,在于是否切中了那个最关键的需求点,能否用极致的体验把它打透……”

这一幕,被台下众多的参会者、同行、以及媒体记者们清晰地看在了眼里。很多人开始交头接耳,低声打听:

“破晓智汇?是哪家公司?”

“这女创始人谁啊?气场好强,问题问得真到位!”

“没听说过啊,不过看起来有点东西。”

论坛结束后,“破晓”那原本位置偏僻的展位,竟意外地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很多人是特意循着名字找过来的,想亲眼看看这个敢在论坛上向大佬提问的公司到底有什么能耐。

这一天,“破晓”的展位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关注度,收集到的潜在客户名片和有效线索量,比过去一个月线上努力的总和还要多。

林悦和她的团队,用扎实的产品和自信的姿态,在这场行业盛会中,真正地初露锋芒,将自家的名号,清晰地刻入了一批行业人士的脑海之中。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707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