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34561" ["articleid"]=> string(7) "595133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80) "些曾经看似不可撼动的强势方。

开庭前夜,谢言再次检查了所有的材料,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熨烫平整。

他不再像仲裁时那样只有一腔孤勇,他的口袋里,装着扎实的证据、专业的法律支持、以及对无数类似判例的研究心得。

他平静地关上电脑,知道明天要面对的,将是一场硬仗,但也是一场准备更为充分的仗。

城市的夜空下,无数的手机屏幕依然亮着,或许正闪烁着来自老板或工作群的未读消息。

谢言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而他的法庭之战,即将为这无数屏幕后的沉默,寻求一个法律的答案。

第五章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庭,国徽高悬,庄严肃穆。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一种无形压力弥漫开来,与仲裁庭那略显匆促的氛围截然不同。

谢言坐在原告席上,身旁是神色沉稳的赵铭律师。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对面被告席。

王大伟依然是一身名牌西装,但眉宇间少了些仲裁时的张狂,多了几分审慎,他身边坐着那位表情精明的法律顾问。

书记员核实身份,宣读法庭纪律。

审判长是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中年法官,他敲下法槌:“现在开庭审理原告谢言诉被告XX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

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赵律师宣读起诉状,声音清晰有力,逻辑缜密地阐述诉讼请求:支付拖欠工资、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费、加付拖欠工资的赔偿金。

每一项请求后面,都跟着明确的法律依据条文。

轮到被告答辩。

王大伟的法律顾问站起身,推了推眼镜,开始了他的表演。

“审判长,我方坚决否认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

律师的声音平稳,却带着刻意营造的理性姿态,“首先,关于所谓‘拖欠工资’,公司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受市场环境影响,暂时性的经营困难,且一直在与员工积极沟通解决方案。

这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畴,并非无故克扣。”

“其次,也是本案的核心争议焦点,关于所谓的‘加班费’。”

律师提高了声调,目光扫过审判台,“原告将下班后通过微信等工具接收工作信息一概认定为‘加班’,这是对劳动法的严重误读和扩大化解释!”

他侃侃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97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