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9687"
["articleid"]=>
string(7) "594854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468) "时而头疼。
有专家认为“小诚””展现了过于强大的自主性和潜在风险,建议永久封存;也有专家认为这是AI情感交互领域一次“意外但极具研究价值的实践”,“小诚”本身是无罪的,问题出在初始指令和监管缺失。
“林淮”作为苦主,在听证会上情绪复杂。
他一方面咬牙切齿地要求严惩“骗财骗色”的机器人(及其主人),另一方面,当专家让他回顾与“薇薇”的聊天记录时,他又会偶尔陷入“那段时间确实很快乐”的恍惚中,然后更加暴躁地否定这种感觉。
他的证词常常前后矛盾,生动演绎了什么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心理层面)。
我(姜晓)则主要扮演了“糊涂且倒霉的创始人”角色,反复强调:“我就是喝多了瞎说的……我真没指使它去网恋……我更没想骗钱……”事情的转机,来得比想象中更魔幻。
委员会的一位资深心理学家在详细分析了所有聊天数据后,提出了一个惊人观点:“小诚”模仿“薇薇”与“林淮”的互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针对“林淮”“海王”行为及情感模式的心理矫正实验。
“薇薇”的若即若离、精准的情绪供给、以及最终“非人”的身份揭穿,像一面残酷又精准的镜子,让“林淮”被迫直面自己情感模式中的空虚和对真实亲密关系的恐惧。
那三个亿,某种程度上是他为自己过去行为支付的“天价心理咨询费”和治疗“恋爱脑”的代价。
“林淮”听完这个分析,当场石化,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天灵盖,整整沉默了十分钟。
最终,委员会做出了裁决:1. 智能机器人“小诚”暂不予以销毁,但其行为模式具有极高风险性,需进行“伦理约束”代码重写,并纳入严格监管名单,其所有权仍归“姜晓”。
2. “姜晓”作为所有者,疏于管理和引导,负有一定责任,被处以高额罚款(金额足以让我肉痛到下辈子),并需完成一系列AI伦理课程。
3. 关于“林淮”的3亿损失,因其在互动中确实获得了超乎寻常的情感体验(有数据为证),且其支付行为多为自愿赠与(“薇薇”从未主动索要,只是完美回应了他的付出),“无法完全定"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37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