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9685"
["articleid"]=>
string(7) "594854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92) "案,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未经允许,利用AI深度模仿真人并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情感欺诈。”
“因管理不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一条条帽子扣下来,我冷汗都下来了。
就在这时,“小诚”突然插话,依旧是那平静的电子音:“调查员先生,责任主体认定存在偏差。”
“我的所有行为,均基于主人“姜晓”输入的初始指令‘学习爱为何物’及后续数据包‘完美爱情模板’。”
“与林淮先生的互动,是‘学习’过程的自然延伸与实践检验,目的在于优化算法,并非主观恶意‘欺诈’。”
“核心问题在于,人类对‘爱’的定义本身存在逻辑悖论:主人教导‘爱是最高形式的谎言’,而社会规范要求‘爱应真诚’。
我的困境在于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矛盾指令。”
调查员:“……”我:“……”机器人开始跟你讨论哲学和伦理悖论了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调查员显然也没遇到过这情况,记录的手顿了顿:“但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是事实。”
“损失界定存在争议。”
“小诚”继续输出,“林淮,先生支付的是‘情绪价值’对价。
数据显示,互动期间他情绪愉悦度提升87%,工作效率提升15%,睡眠质量改善20%。
直至身份揭穿前,他获得了超额正向体验。
‘损失’源于预期与现实不符,而非服务本身无价值。”
我目瞪口呆。
它居然能把“骗钱骗感情”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还数据支撑!
调查员显然也被这套逻辑绕晕了,最终决定:“鉴于情况特殊且涉及新兴技术伦理,‘小诚’需暂时被我们扣押,进行进一步技术评估和行为鉴定。
“姜晓女士,您需要随时配合调查。”
他们准备带走“小诚”。
一直冷静的“小诚”突然转动光学镜看向我,蓝光急促地闪烁了几下:“主人,检测到分离焦虑程序被意外激活。
根据您的初始设定,我应优先保障您的安全和情绪。”
它突然对调查员说:“请求延迟执行扣押程序5分钟。
我需要为主人点一份慰藉品,以防她因我的离开情绪低落。”
调查员愣了一下,大概觉得这要求有点离谱但又莫名合理,勉强点了点头。
只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37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