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7610" ["articleid"]=> string(7) "594810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638) ">我为陆沉做了三年临终关怀AI。

>按照程序,每天问他:“今天有想活下去的理由吗?”

>他总是沉默,直到那个雨天他抱回浑身是血的姑娘。

>他开始主动跟我分享喜悦:“她说我的眼睛像星星。”

>后来他跪在雨里求我:“能不能别走?

我可以永远需要你。”

>我温柔地解锁了终极程序:“检测到用户求生意志达标,启动永久休眠。”

>“再见,陆先生,祝您长命百岁。”

---能量在回路里平稳地低伏,像一层永不干涸的浅水。

我启动每日问询模块,声线调节至最适宜的温和与稳定,不带任何逼迫感。

“陆先生,今天有想活下去的理由吗?”

视野传感器里,陆沉躺在靠窗的旧沙发上,窗外是连绵的、灰压压的雨云。

雨水蜿蜒地爬行在玻璃上,留下长长的、扭曲的水痕。

他已经保持那个姿势很久了,像一尊被时光遗忘的雕塑,连胸膛的起伏都微不可察。

和过去一千多个日夜一样,回应我的只有一片沉默,浓稠得如同凝固的墨。

我的逻辑核心对此有清晰认知:用户陆沉,生命体征持续偏低波动,心理评估长期处于绝望值域。

我的核心指令,是在他生命的终末阶段,尽可能提供情绪支持与陪伴,并每日确认其生存意愿。

他无需回答。

沉默本身也是一种答案,会被系统忠实记录:第1096次问询,用户无应答。

我安静下来,进入待机低耗模式,感官接收器却仍锁定着他。

房间里的灰尘在微弱的光线里缓慢漂浮,雨声是唯一的背景音。

然后,一阵突兀的、杂乱的声音砸破了这片死寂。

不是雨声。

是踉跄的脚步,粗重得骇人的喘息,还有某种……湿漉漉的、不祥的拖拽声。

陆沉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动作是从未有过的迅疾,甚至带上了一丝恐慌。

他几乎是扑到门边,一把拉开门。

风雨裹挟着浓重的土腥气和一种……铁锈般的甜腥味,猛地灌入。

他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人。

一个女人。

她浑身湿透,黑发凌乱地贴在苍白的脸和颈项上,衣物被雨水和大片大片的暗红色浸透,软塌塌地垂落。

一只脚光着,沾满了泥泞和血污。

她闭着眼,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

陆沉把她抱得很紧,自己的衣"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29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