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7566"
["articleid"]=>
string(7) "594809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502) "作者:暖心的朝阳第一节 旧书摊的“败军之将”2018年的深秋,我在巷尾的旧书摊前蹲了半小时,终于从一堆蒙尘的杂志里扒出那本泛黄的《孙子兵法》。
封面是硬壳的,边角磨得发毛,书脊上用钢笔写着“陈建军”三个字,墨水洇开,像极了我当时的人生——一团乱麻,找不到头绪。
那时我刚辞掉工作。
不是什么体面的辞职,是被领导叫到办公室,递过来一张离职申请,语气里带着惋惜:“小周,你牵头的那个项目黄了,甲方要索赔,公司这边……只能让你先扛一下。”
我盯着那张纸,指尖发颤,说不出一句话。
那个项目我熬了三个多月,每天睡在公司,连女朋友生日都忘了,最后却因为我轻信了合作方的口头承诺,没签补充协议,让公司亏了二十多万。
走出写字楼时,天阴得厉害,风裹着落叶往我衣领里钻。
我给女朋友打电话,想找个地方哭一场,电话接通,却听见她带着哭腔说:“周明,我妈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她说你连份稳定工作都没有,以后怎么过日子……”那天晚上,我在旧书摊前蹲到天黑。
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看我可怜,递过来一杯热水:“小伙子,啥事儿过不去?
我年轻的时候,比你惨多了。”
他指了指我手里的《孙子兵法》,“这本书啊,我卖出去过三本,都是像你这样,觉得自己是‘败军之将’的人买走的。”
我翻开书,第一页就看见陈建军写的批注:“《军争篇》说‘兵挫地削,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做人也一样,一步错,步步错,但别把自己钉在‘败’字上。”
墨水干了几十年,字迹却像带着温度,我摸着那行字,突然就哭了。
那天我把书抱回家,整夜没睡,翻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时,突然想起项目初期,有个老同事提醒过我,合作方信誉不好,让我多留个心眼,可我当时觉得他是故意刁难,压根没听。
原来我不是败在运气差,是败在太自负,忘了“杂于利害”这四个字——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好处,更要想到风险。
窗外天快亮时,我在书的空白处写下第一行字:“2018年10月26日,读懂‘利害’二字,不算晚。”
第二节"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29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