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712614" ["articleid"]=> string(7) "594739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480) "盒子已经开裂,但里面的东西却保存得相对完好 —— 是一枚用红绳系着的铜纽扣,纽扣上刻着缠枝莲,和苏婉信里提到的 “阿峥军装袖口的纽扣” 一模一样。

更让念婉激动的是,陶瓷盒子的底部,贴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上面是陈峥刚劲的字迹,只是比桃花笺上的字迹更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阿婉,我已到黑城,佛塔下未见你。

风沙太大,我在胡杨树下埋了些东西,等我找到你,再一起打开。”

纸条的落款日期是 1948 年秋,正是陈峥从江南动身前往黑城的那一年。

“胡杨树下……” 念婉喃喃自语,脑海里突然想起太外婆苏婉的信里写过:“阿峥最喜欢那棵老胡杨树,说它能在沙漠里活三千年,像我们的爱情一样,永远不会枯萎。”

她立刻拿着纸条去找教授,申请去当年苏婉和陈峥常去的胡杨树林考察。

得到批准后,念婉带着几个同学,拿着金属探测器,来到胡杨树林。

这片树林如今只剩下几棵枯死的胡杨树,树干上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念婉根据纸条上的线索,在一棵最粗壮的胡杨树下开始挖掘。

挖了大约半小时,金属探测器发出了 “滴滴” 的响声。

念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亲自上阵,用小铲子一点点清理沙土。

没过多久,一个生锈的铁盒露了出来,和当年林砚在佛塔下找到的铁盒形状相似,但更小一些。

念婉颤抖着打开铁盒,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小包桂花糕的碎屑。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苏婉和陈峥,苏婉手里拿着桂花糕,陈峥笑着看着她,背景正是这棵老胡杨树。

照片的背面写着:“1942 年秋,与阿婉赏胡杨,桂花糕甜,阿婉笑更甜。”

“太外婆,太外公……” 念婉抱着铁盒,眼泪落在照片上。

她终于明白,1948 年陈峥来到黑城后,没能找到苏婉,便在他们常去的胡杨树下埋下了这盒回忆,期待着有一天能和苏婉一起打开。

可他不知道,苏婉早在 1946 年就因思念成疾,在黑城病逝,临终前还在念叨着 “阿峥会回来的”。

第十九章 让爱情 “活”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6611623" }